(教育精品)桂枝香(登临送目)

(教育精品)桂枝香(登临送目)

ID:46317566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教育精品)桂枝香(登临送目)_第1页
(教育精品)桂枝香(登临送目)_第2页
(教育精品)桂枝香(登临送目)_第3页
(教育精品)桂枝香(登临送目)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桂枝香(登临送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桂枝香》导学案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黄荣娟【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2、掌握怀古词的一般方法和步骤。3、培养学生准确鉴赏咏史怀古诗词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从词中的矛盾入手,结合资料,深刻体会词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一、课前预习,1、知人论世,走进王安石。字_,号_,临川人。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改革。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在他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

2、家,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其余三位是: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词,所作不多,但能“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人绮靡风气影响。2、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以后,被罢相做江宁知府时。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使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因此,当他登上金陵高处,面对江山胜迹,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诗词,扫清文字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初肃()澄江(  )如簇()去棹()斜矗()鹭起()漫嗟(  )衰

3、草(  )  凝绿()2、读诗词,读通文意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对句意的理解,还有哪些疑问,相互交流。可能存在的疑惑①“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帆棹用的是的手法,代指江面上的船;背,是意思;矗:。②“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彩舟是;云淡是指;星河是指。③“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録”:六朝旧事怎样就流走了?随流水,这里表面上看是长江之水,但在这里应该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也就是说六朝的繁华奢靡都随着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④“门外楼头”用门外代指韩擒虎,即指;用楼头代指陈后主,即指。3、读诗词,概括文意①分别概括上片和下片的内容:上片以写为主;下片以写为主。②为这首词拟写标题

4、:。三、品读课文①上片主要写景,主要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题规范:词人在上片为我们描绘了(时间)(地点)(特征)景色晚秋的景色意象景物特点情感②下片词人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③“千古凭高对此,漫谈荣辱”表现了王安石的怀古情与其他文人的怀古情有何不同?④《桂枝香》主要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词简要分析。抒情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四、知识链接,怀古咏史诗往往将史诗与现实结合,通过历史事件的陈述、历史人物的议论、历史陈迹的描绘,讽刺当朝统治的黑暗,或抒发个人的沧桑之感,有怀古惜今、借古讽今、借故喻今、借故赏今的作用。1、常见标题标题中有咏

5、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字眼。1、常见意象①前代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②发生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随堤、马嵬、华清宫、淮水。③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④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等2、常见情感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②缅怀先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3、常用技法①借景抒情。②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明衰败

6、③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④衬托,作者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