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论略

中国传统文化论略

ID:46328564

大小:8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2

中国传统文化论略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论略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论略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论略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论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论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一---■•-件H题者容文科标作内15417.doc中国传统文化论略顾冠华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形成各具风格特色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从而哺育、积淀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其主体部分经过时代的洗礼,生生不息地延续传递至今,形成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文明发展史(近年学术界认为有一万年)的屮华民族有着博人精深、璀璨耀眼的丰富传统文化。从世界文明史看,中华传统文化是与西欧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文化并列的、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产生巨大深远影响的世界四大文化系统。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在学术界,

2、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有二:第一,认为屮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同义。第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与中国当代文化相衔接乂相区别的以往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文化。笔者认为,对屮国传统文化应该从源与流的结合上进行界定:屮国传统文化是指屮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门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

3、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而这些主体形式的文化都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性格,深深融入到社会政治、经济、精神意识等各个领域,积淀为一种文化遗传基因,并以巨大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二、传统文化是新文化创造与发展的基石传统文化是新文化诞生的摇篮和发展的基础;新文化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文化延伸。文化的发展具冇很强的延续性、继承性,尤其是文化中的那些观念意识形态部分,更是无法将之一刀两断。与传统文化全盘的、盲目的决裂,不仅是不应该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人们在创造、构建新

4、文化吋,只有首先正视传统文化的存在,在丽人的文化遗产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合理地选择、继承传统文化中积极、进步的成分,抛弃英中落后、消极的因索,使传统文化积极因素成为新文化的重耍组成部分,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在现壯界所具有的自觉的理性,并不是一下子得來的,也不只是从现在的基础上牛长起來的,而是本质上原来就有的一种遗产,确切点说,乃是一种工作的成果——人类所有过去各时代工作的成果。”(注:《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180页。)所以,新文化诞生的重要前捉是认识传统文化,依据传统文化,继承扬弃传统文化,而决非以牺牲传统文化为

5、代价、为忖标,去另起炉灶,凭空重建。应该说,传统文化必然是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石。以儒家思想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光照中华,泽被东亚,历久弥新。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它包含着诸多的积极因素,例如:自强不息、刚毅奋进的人生态度;''夭下为公”、天下“人同”(注:《礼记•礼运》。)的理想精神;以徳治国、修身为乐的重徳精神;重人轻神、人贵物贱的人文精神;忧国忧民、献身国家的爱国精神;经壯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协和万邦”(注:《尚卩•尧典》。)、各族一家的共处精神;以和为

6、贵、和而不同的人和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注:《孟子•滕文公上》。)的高风亮节;“先犬下之忧而忧,后犬下之乐而乐”(注: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广博胸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困救苦、舍已为人精神;“见利思义”(注:《论语•宪问》。)、先义后利的高尚价值观;“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注:《礼记•礼运》。)的人道主义精神;等等。可以说,这其屮有许多积极的因了是西方文化所缺乏的。孙屮山先生

7、曾指出:“持屮国近代Z文明比欧美,在物质方面,不逮固其远,其在心性方面,虽不如彼者亦多,而能与彼颉顽者正不少,即胜彼者,亦间有Z。”(注:《孙中山全集》笫6卷第180页。)像《礼记•大学》所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治禅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注:《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247页。)。英籍女作家韩素音说:“屮国文化的力量真是无比宏人。因为它总是能不断吸收外来的东西,再把它们'中国化'。”“中国文化具冇博大的胸怀和超越时空的影响力,现有

8、中国文化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因为华裔遍全球,当然也在西方有影响了。”(注:《光明日报》1993年12月7日第2版。)在屮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屮,以孔孟学说为代表的儒学在屮华文化发展屮占有主导地位。它维护了社会秩序,敦厚了人际关系,推动了历史发展。尽管孔孟儒学从其创立之吋就不断受到人们从不同立场、不同介度的责难或批判,然而它不仅没冇退出中国文化舞台,而且由于它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