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裝備制造企業服務型制造模式探析

中國裝備制造企業服務型制造模式探析

ID:46330351

大小:7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2

中國裝備制造企業服務型制造模式探析_第1页
中國裝備制造企業服務型制造模式探析_第2页
中國裝備制造企業服務型制造模式探析_第3页
中國裝備制造企業服務型制造模式探析_第4页
中國裝備制造企業服務型制造模式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國裝備制造企業服務型制造模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國裝備制造企業服務型制造模式探析【摘要】在制造業服務化的趨勢下,中國裝備制造業急需探索一條符合國情的新型制造之路。因此,裝備制造企業發展模式需要向服務化轉變,而制造模式的轉變需要企業內外部運行模式的轉型。本文著重從內外部運行方式角度對中裝備制造企業服務型制造提供瞭思路【關鍵詞】服務制造內部運行模式生產者服務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世界制造業的比重在2006年達到瞭14%,首次在總量上超過日本,中國躍居為僅次於美國的制造業大國。但相當一部分中國制造企業還停留於單純制造階段,與世界制造強國相比,還處於落後地位,這種局面不利於國內制造企業海外戰略的實施。在客戶需求復

2、雜多變和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制造企業不僅要完成一件產品的基本功能,而且還要適應服務型制造的客觀趨勢,向客戶提供優質和完整的整體方案,其中服務占據著關鍵地大凡工業發達國傢普遍具有較強的客戶服務意識,其裝備制造業對服務的認識及范雇旨不斷拓展,已把服務視為創造價值的重要源泉。隨著制造層次的不斷升級,其中的服務內涵與外延也經歷瞭不斷的變化,服務已深入產品周期的整個過程,金融等服務已被眾多制造企業用來增加附加值。在全球利潤空間下降的情況下,國外裝備制造企業越來越依靠通過提升服務品質來擴大增值空間一、相關文獻綜述在服務化的具體運作模式方面,Quinn(1992)對波音公司、Berger和Leste

3、r(1997)對服裝制造商等的研究發現,很多制造企業開始提供“顧客化產品”,這可以看作是服務增強的一種具體模式。Deloitte咨詢公司在1998年的研究中發現,很多制造商正超越其現有產品線而開發出新的、以相關服務為基礎的商業活動來為顧客創造價值,如機床行業為顧客提供的是一個整合系統。Berger和Lester(1997)則指出,制造商派員工到客戶企業中長駐幾個月以幫助顧客培訓、運作和維修其設備都不是新鮮事在服務化模式的研究中,學者們更為關註“整體解決方案”的模式,這種模式較好地將產品和相關服務融合在一起提供給顧客。Howells(2000)和P订at(2000)指出,制造商為其客戶提供的是

4、“解決方案”,如計算機企業不隻銷售計算機硬件,還向顧客提供某一工作所需的解決方案,健康保健公司提供整套的治療方案,起重機制造商銷售提升重物的能力等oHowells(2000)指出,制造企業將有形產品和相關服務捆綁在一起形成一個"包”,或在不同時間段將服務附加在產品上進行銷售。AEGIS(2002)指出,“銷售解決方案”的方法關鍵特性是,在從概念和設計開始的整個産品生命周期內持續向顧客提供與産品相關的一系列服務我國學者也對此做出瞭重要研究,並提出瞭自己的觀點。戴志強(2007)認為,首先,從理念層面上應該明確制造企業服務化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次,從政策層面上應該為制造企業服務化提供良

5、好平臺;最後,從企業層面上應該鼓勵有條件的制造企業向服務化轉型,搶占世界産業的“制高點”o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2008)提岀以服務衍生、服務功能業務化、服務價值創新實現“中國制造”升級與轉型。蘭雷,吳貴生(2008)將制造企業服務增強模式劃分為功能模式(包括服務質量增強模式、服務功能外包模式和服務價值衍生模式)、整合模式(包括下遊整合模式和要素整合模式)、實施模式(包括實施主體模式和實施階段模式)。這些研究主要從宏觀上分析企業服務強化的模式,缺乏從制造企業運營角度的分析二、中國裝備制造企業服務制造的必要性當前,制造與服務的融合發展表現為兩者相互依賴、相互支持發展的互補性關系。制造企

6、業通過向服務領域延伸,可以增加原有産品的附加值,提髙企業整體收益,也可以利用營銷、廣告、金融等服務改善企業對市場的反應能力。制造企業通過采納生產者服務,向顧客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產品服務系統,延長瞭價值鏈條,更重要的是,企業能夠在更大范圍內創造價值。此外,制造企業可以通過將特定的產品和服務組合起來而獲得差異化優勢,且由此創造瞭競爭者進入的技術壁壘。IBM、GE等國際傳統裝備制造企業均已將其業務向服務領域擴展多年,而國內裝備制造業還普遍缺乏這方面的經驗。東北是中國裝備制造業的主力區,據寧連舉和鄭文范的研究,東北裝備制造業雖然具有很強的加工能力,但產品開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產品核心技術大都來自

7、於國外,因而隻能稱之為傳統裝備制造業而非現代裝備制造業。他們還談到在新型裝備服務領域內中企業缺乏延伸,言外之意,即在服務化方向上做得不夠基於中國制造業所面臨的低附加值、髙能耗及競爭力不強等問題,許多學者(如汪應洛、孫林巖等)認為制造與服務的融合符合中國裝備制造業及整個工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是實現由制造大國到強國的良好路徑。隨著制造與服務的高度融合與滲透,制造業為瞭提高對價值鏈高端環節的控制能力,並實現產品高附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