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環境問題原因探析

中國農村環境問題原因探析

ID:46330950

大小:7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2

中國農村環境問題原因探析_第1页
中國農村環境問題原因探析_第2页
中國農村環境問題原因探析_第3页
中國農村環境問題原因探析_第4页
中國農村環境問題原因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國農村環境問題原因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國農村環境問題原因探析摘要:中國農村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危及農民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約著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並且通過“米袋子气〃菜籃子"影響到城市的發展。中國農村環境問題的形成既有農民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也有農村環境保護法制建設不健全的影響,還有政府環境管理行為不當與農村的環境保護設施和投入嚴重不足影響關鍵詞:農村;環境問題;現狀;背景;原因中圖分類號:F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0291X(2011)10-0039-02在城市工業化過程中,產生瞭大量城市污染問題,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污染流向農村,農村一邊自身產生的污染無法處理,一邊卻要接

2、受城市的污染。可以說農村環境的惡化已經影響到農村人口的生存,影響到新農村的建設,已成為社會和諧建設的一大障礙。如不妥善解決農村環境問題,將會動搖三農的基礎,也會阻礙發展的步伐,甚至影響中華民族生存的根基[1]。在這種背景下,對中國農村環境問題原因的探析就顯得十分必要。總的說來,產生農村環境問題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農業生產、生活方式落後1•農業生產方式落後。生產方式是人們為瞭維持生存和發展而謀取所必需的物質資料的方式,目前農村生產主要有農業生產和鄉鎮企業生產。(1)農村鄉鎮企業生產方式落後。鄉鎮企業在為農村和國傢經濟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的同時,也使農村污染變得非

3、常突出。農村鄉鎮企業的生產方式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以自然資源作為生產投入要素,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型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造成對環境資源的肆意掠奪和破壞;另一種是有一定技術和資金投入的農村非農業生產方式,但是由於規模小,無力建立相應的污染處理設施。(2)集約化養殖場造成的污染。隨著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菜籃子工程的建設,發展畜牧業、養殖場是農民致富的主要途徑。規模化養雞場、養鴨棚、養豬場、養牛場等迅猛發展起來,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造成瞭環境的污染。〃畜禽養殖的污染危害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飲用水源保護區內違法開設養殖場,對飲用水源水質造成較大影響;二是個別地區畜禽養殖過於

4、集中,大量養殖污染物排入同一水體,嚴重超出水體環境容量,致使水質惡化;三是個別養殖場選址不當,惡臭污染擾民現象突出,污染糾紛頻繁"[2]。(3)中國農村農業生產方式落後。中國農業生產的特征是以傢庭為單位的傳統的、原始的生產經營和傳統的養殖與無節制地使用化肥、農藥相結合的方式。由於中國入多地少,土地資源的開發已接近極限,化肥、農藥的施用成為提高土地產出水平的重要途徑。大量的農藥、化肥投入到農田生產中,導致瞭土壤板結和土地生產力的下降,而農藥化肥流失又造成水體污染和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造成對人體的危害,以致農民不敢吃自己種的糧、養的魚。溫室大棚和地膜保溫對農作物生長有促進作用,

5、但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殘膜卻會阻礙農作物生長,並對土壤產生破壞作用2•農業生活方式落後。農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習慣受傳統生活方式影響較深,在日常生活中較少考慮到對環境和資源的保護。(1)由於千百年來的習慣和農民自身對環境問題的漠視,形成瞭多數農民守土戀傢,居住分散,佈局混亂,缺乏整體規劃狀況。不僅浪費瞭土地資源,破壞瞭自然環境,而且不利於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2)個別村戶生活垃圾到處露天堆放,任其腐爛、發臭,蚊子、蒼蠅到處飛,廁所隨意搭建,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裡,嚴重影響、破壞瞭農村的生態環境。(3)靠山砍山,平原燒秸稈的’就地取材"的傳統能源利用方式,造成水土流

6、失的同時,造成二氧化礦濃度急劇升高,空氣污染嚴重,極大地影響瞭人的健康,同時也威脅著交通以及輸電線路的安全。(4)人畜混雜,一些農村現在仍然是人畜共處一院甚至是一室,大量的畜禽糞便在道路兩側、庭院一角隨意堆放或隨污水就近排進溝渠河道,對空氣、水體造成嚴重污染。(5V破傢值萬貫”的持傢理念以及“夠瞭就行"的農民消費觀使農民生活節儉,什麼都不舍得扔,破爛亂堆、亂放,不僅有礙觀瞻而且也污染到農村的生態環境[3]二、農村環境保護法制建設不健全1•相關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體系不健全。中國的環境保護立法,已初步形成瞭一個以1989年12月通過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環境保護法》為主體的法律體

7、系[4],但中國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體系仍不健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憲法中的立法空白。中國憲法立法過於抽象,原則性太強而執行性差,如憲法第26條中〃國傢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認為作為社會中的人,有獲得良好環境的權利,但沒有確切的通過法律對農民的環境權利加以確認。(2)《環境保護法》在制定過程中針對的主要是城市的環境保護,沒有對農村的環保進行規范。《環境保護法》第20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的保護,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鹽漬化、貧瘠化、沼澤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