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传统绘画空间比较之浅谈

中西传统绘画空间比较之浅谈

ID:46332522

大小:7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2

中西传统绘画空间比较之浅谈_第1页
中西传统绘画空间比较之浅谈_第2页
中西传统绘画空间比较之浅谈_第3页
中西传统绘画空间比较之浅谈_第4页
中西传统绘画空间比较之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传统绘画空间比较之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传统绘画空间比较之浅谈摘要:屮西传统绘画的空间意识差异明显:屮国绘画是宏观透视,运用三远法,以大观小,用抽象的墨线来描绘和表现客观物象;西方绘画是微观透视,模仿自然,运用科学透视法和解剖知识来描绘和再现客观物象。中西传统绘画的特征不同,是由于绘画空间意识的差异所至。而空间意识的差异,则因哲学的观念有别而成。关键词:空间意识三远法透视法哲学绘画从绘画的种类来看,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是世界两大绘画体系,它们在两种不同文化环境的孕育下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品质和美学旨趣。其中在画面空间意识上的不同便是这种独特詁质和旨趣的典型体现。一

2、、源于哲学思想中西传统绘画空间意识的差异源自于各自文化体系下哲学观念的不同。中国自古便受到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与“心物相映”的哲学观念渗透于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更是渗透到了中国绘画的内在精神之屮。受屮国传统哲学观念的熏陶,屮国文人强调用心灵來感悟世界并与自然沟通,主张个人灵魂与自然气息的相互融合,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超越与思想上的升华,实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的人生境界,并最终达到心理上的和谐[1]。中国艺术家将这种哲学观念融入道艺术创作中,逐渐衍变成了具有一定体系的中国传统绘画创作思维和审美理想。西方哲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

3、百年的古希腊时期,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所提出的关于世界万物是由“数”构成的观点占有一定的引导地位。这一观点认为,世间客观存在的事物内部都有一个比例和谐的“数”,这种和谐的“数”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源泉。“数的和谐”是一种美,这种“数”存在于客观事物的结构当中,需要用理性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方法去探究它们[2]。这一西方传统哲学思想也影响到了艺术家,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去观察事物,力求探索出隐藏于事物之屮的和谐的“数”,具体化则为形式上的和谐。后来发展的“物我相对”“天人有分”的哲学宇宙观,使艺术家们以一种求索和征服自然的心态来进行创作,以追求一种绝对真实的再现宇宙

4、自然的和谐艺术[3]。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思想泛滥,人的价值得到肯定,人的创造进取精神得到发挥。西方自然科学在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这些科学知识被艺术家们运用到了艺术创作当中,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至此,西方艺术开启了它“按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自然”的以追求“视觉真实”的艺术道路。[4]二、中西绘画空间之比较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其传统绘画的空间意识,均沿着自己的路线向前发展。概括说来,屮国绘画是一种俯仰自若的虚灵空间,西方绘画则是一种追寻无限的立体空间。它们分别体现了各自民族独特的艺术精神和美学思想,并反映出本民族文化和哲学的基本

5、特征。(一)中国绘画的虚灵空间人类初期在认识自然、把握自然方面,本能相同、水平相当。因此,在原始时期,中国和西方绘画的特征十分相似,都是描绘客观事物留在人们内心的影像。1.以大见小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意识倾向是“心理”上的,采取宏观透视的方法,主张三远法、以大观小和俯仰观察。中国画家观景讲究触目会心Z观照,对世间万物从不孤立地看待,而是从整个宇宙着眼作宏观把握。在画面上处理纵深感的问题时,凭着直观经验,采用近大远小,远景短缩的方法。“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远水无波”,以及“远山须要低排,近树惟宜拔迸”等,这些都是他们对空间取景规律的认识[

6、5]。最能体现中国绘画的空间意识特征的作品当属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提出“三远”取景法。据此方法,人的视点不是固定于一点上摄取确定的景物,而是随看心理的需要游动着,忽略、舍弃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将那些固定于一点无法收于眼底、而在主体感觉经验屮却存在着并相互联系着的景象摄取下来,经营为一幅由综合印象形成的和谐、完整的艺术品。2.感悟空灵中国传统绘画在本质上是超时空的:立轴长卷的格局,三远法的空间;画面上以笔墨表现的物象并没有明暗光影,在各种抽象的点、线皴擦渲染下显示阴阳起伏。呈现了若隐若现、飞舞律动、虚无飘渺的气韵,是一种变幻的空灵。中国是“书画同源”

7、[6],绘画是以书法为基础的。中国书法里的字,已不仅是表达概念的符号,而是表现生命结构和动作的单位。书法通过用笔、结构和章法,不管是在字里的“实”,还是在行间的“虚”,都传达了一种特殊的心理“空间感”,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対人生的理解,是生命形象的构思。那么,透过书法我们如何去感受其空间意识呢?古人提出“推”字来说明屮国绘画上“远”的形成。所谓“推”,是由线纹的力的方向及组织而引起我们高远、深远、平远的空间感,它是山生动的线条节奏趋势所引起的,而不是根据几何形线的静的透视法,这样就形成了所谓“力线律动所构成的空间境”。于是,以书法笔墨绘制的中国画

8、,就带有书法那种特殊的空间意识,这是不言而喻的。1.天人合一在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