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问题教学策略探究

中学化学问题教学策略探究

ID:46333151

大小:7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2

中学化学问题教学策略探究_第1页
中学化学问题教学策略探究_第2页
中学化学问题教学策略探究_第3页
中学化学问题教学策略探究_第4页
中学化学问题教学策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问题教学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化学问题教学策略探究摘要:阐述了问题教学策略应包括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分析的引导、问题解决的组织和问题结论的讨论,并介绍了中学化学实施问题教学所需注意的事项。关键词:问题教学;教学策略;中学化学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5-0026-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这是世界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对他的卓越创造才能的解释。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与对问题解决的历史。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孜孜以求地探索解决问题,是创造性

2、人才的重要特征;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是培养未来创造型人才的突破口。马赫穆托夫认为“问题教学是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在这种教学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这些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需要由教师系统地创建一些问题情景,并组织学生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把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优地结合起来。”因此,在运用问题组织课堂教学时,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组织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是问题教学成功的关键。1问题情境的创设思维从问题开始,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问题教学首先要创

3、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才能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1.1情境的设计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问题类型、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综合分析多方面的因素,设计恰当、合理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或教学媒体展现的化学现象、化学史中化学家的发现过程、生活生产实际等方面来设计问题情境。例如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入伏打发现电池过程的化学史实,从他对“生物电”的疑问到研究结论引入问题情境。1.2矛盾的产生在教学中,教师要能针对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中存在意想不到

4、的地方进行设疑,引发学生已有观念和化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造成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和心理悬念,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比如,学生都知道金属能够导电,但通过伏打的实验发现“金属会产生电流,这是为什么呢?”又如在常的化合物啲教学中设问住活中常常用水来灭火。你相信水也能引起火灾吗?”演示实验「取一小团棉花,包裹1g左右的过氧化钠,用滴管在棉花团上滴加几滴水,片刻棉花便开始燃烧。”从而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1.3问题的形成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观察、联想、分析、综合、归纳、抽象等方法,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形成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上面“化

5、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演示实验后,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讨论金属产生电的本质,形成问题:金属产生电流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电流?在化学教学中运用教学论的方式方法,刻意为学生创设一个在认识上有困难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想解决这一认识上困难的要求,从而去认真思考所要研究的问题。只要所提出的认识困难能吸引学生去独立地思考,就说明问题情境已经产生。2问题分析的引导所谓问题分析就是明确问题的各个属性,分清问题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例如在前例"钠的化合物”的演示实验后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发现棉花燃烧的本质,明确燃烧的条件是有氧气存在和达到燃点,

6、就可得岀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放热生成氧气的结论。2.1抓住关键,找出主要的化学过程分析问题是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判断化学问题中所描述的研究对象、化学现象和化学过程及其联系,弄清问题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及其相关因素,抓住问题的一些外部特征,搞清楚解决问题的一些条件,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把题中的研究对象、化学现象、化学过程及其联系形象化、具体化,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的整体的、形象的、清晰的化学图景。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2.2引导选择、收集与解决问题有关的化学事实引导学生回忆原有认知结构中存储的知识信息,教师再提供一些素材,如化学实验、直观教

7、具、文字材料等。对于难度不太大,无法用实验或直观教具提供感性材料的教学内容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或资料,经过思考提炼,一方面可以获取问题解决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较难的,不能用其他方法获取的事实材料,也可通过教师的讲授提供给学生。2.3提出假设,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能出路学生要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当前问题的特点,确定问题所隐含的基本关系,通过对问题情境及内部关系的理解,提出关于问题的假设,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演示、实验、推理等加以检验。学生通过上述伏打的实验中的有关信息,推断金属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电

8、流?提出电流产生条件的假设:假设1:与金属的相对活动性有关。假设2:与溶液导电性有关。假设3:与能否发生反应有关。假设4:与线路是否闭合有关。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假设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提示学生注意运用对比方法,控制实验变量。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3问题解决的组织问题解决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