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用透皮吸收研究进展

中药外用透皮吸收研究进展

ID:46333524

大小:7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中药外用透皮吸收研究进展_第1页
中药外用透皮吸收研究进展_第2页
中药外用透皮吸收研究进展_第3页
中药外用透皮吸收研究进展_第4页
中药外用透皮吸收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外用透皮吸收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外用透皮吸收研究进展2005-9-22李园李佩文屮药外用透皮吸收研究进展中H友好原院屮医肿瘤科(100029)李园李佩文中药外用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将各种中草药制成各类不同的剂型,如丸、散、丹、膏、栓、酊、酒剂等,贴敷丁•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经体表(皮肤)或五官九窍(眼、耳、口、鼻、前后二阴)等作用于人体,以取得局部和全身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中医疗法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古代主耍应用于治疗外科病、急病、局部疾病,随时间的发展,新技术与理论的不断完善,屮药外治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在疾病的治疗

2、中发挥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外治法的起源、作用机理、促透剂、透皮吸收实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综述。1中药外治法的渊源中药外治法丿九史悠久。原始社会就冇用树叶、草茎涂伤口,偶然治愈疾患并发现了药物的作用。《殷墟卜辞》中有22种疾病使用了外治法;《周礼•天宫》记载了以外敷药物治疗疮疡;启书《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利赤蝎,以血涂之”,还最早记载了酒剂外用;《内经》多个篇章有关于外治的论述,如:《灵枢•刺节真邪》:“桂心渍酒,以熨寒痹”。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黑膏药制法、条件、用具均有详细记载;宋代《

3、刘涓子鬼遗方》载有多种薄贴Z法;《本草纲H》述及外贴膏药治疗痈疽、风湿之症。《集救广生集》与《理论骈文》是我国历史上论述外治法的两部专著,尤其是吴尚先所著《理论骈文》总结了我国清末以前千余年的外治方法,提出了贴、涂、熨、洗、点等百余种外治法,方剂达150()余首。为后世树立了楷模,在这部专著中他提出了“外治Z理,即内治之理",从而奠定了外治法的理论基础。2屮药外治法透皮吸收、作用机理中医学认为:外用药物切近皮肤,通彻丁•肌肉纹理之屮,将药物的气味透达过皮肤以杀肌肉纹理而肓达经络,传入脏腑,以调节脏

4、腑气血阴阳,扶止祛邪,从而治愈疾病。吴尚先在《理论骈文》中指出:“外治Z理即内治Z理,外治Z药亦即内治Z药,所以异者源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木,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虽治在外,无姝治在内也。所以与内治疗并行,而能补内治Z不及者,此也”。徐大桥指出“汤药不足尽病,人Z疾病,山外入内,其流行于经络脏腑,必服药乃驱Z,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Z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贴Z,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媵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Z,或攻而散Z,较服药尤有力雹现代医学

5、研究认为:皮肤作为一个给药入口,局部给药后,大部分直接进入给药部位发生药效,同时药物可以经血液循环对全身发牛•作用。据雷'亚锋等所做跌打膏透皮吸收研究报道:膏药贴用3小时后,其有效成分丄•的宁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即达稳定值范围,1()o小时内血药浓度维持在45〜49.2pg/mL;膏药作用于离体小鼠皮肤上,8小时内士的宁的平均渗透速率为4()pg/cm2.h。这说明外用药起效快,缓释效果好,作用时间长。同时测得用药部位皮肤上的宁含量是非用药部位的7.5倍。2.1药物的经皮吸收机制2」」药物通过皮肤动

6、脉通道、角质层转运(包括细胞内扩散、细胞间质扩散)和表皮深层、真皮转运而被皮肤乳头层中的毛细血管网吸收,从而进入血液循环。2.1.2皮肤穴位处的药物吸收。与别处皮肤相比,穴位处皮肤阻抗低、电容大、电位高,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2.1.3粘膜处药物的吸收。如口腔的舌下粘膜、鼻粘膜、直肠粘膜等均为药物外用的常见给药部位,粘膜没有角质层,药物透入较容易、速度快。但此处皮肤较为娇嫩,不耐刺激,用药要求高。2.1.4水合作用。角质层的含水量为环境相对湿度的函数。中药外贴,可以在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

7、闭状态,使角质层水量巾5〜15%增至50%。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可膨胀成多孔状态,易于药物穿透,实践证明,药物的透皮速率可因此增加4〜5倍。同时还能使皮温从32°C增至37°C,加速血液循环。2.1.5表面活性剂或透皮促进剂的作用。如膏药中所含铅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町促使被动扩散的吸收,增加表皮类脂膜对药物的透过率;两药如刀桂氮卓酮(Azone)、二甲基亚佩等均有显苦的促进人多数亲水性和疏水性化合物的透皮吸收作用。它们可能是通过增加类脂骨架无序性而增加皮扶的非均匀性来打开新的渗透途径,从而促进药物

8、渗透。冇报道说Azone可增加角质流动性,使角质层的类脂质产生不规则排列,4可使毛囊口拓宽,有利于药物通过角质层吸收。据周金煦等人在2%Azone水溶液对小鼠皮肤表而超微结构改变的研究中,发现部分表皮出现小裂隙,有的孔穴长达2〜4um。2.1.6芳香性药物的促进作用。现代离体皮肤试验表明:芳香性药物敷丁•局部,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8〜10倍,因此外治方药中,冰片、册香、沉香、檀香、莒蒲、川椒、门芥子、姜、肉桂Z类芳香药物,儿乎每方必用。2.2影响皮肤吸收作用的因素2.2.1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