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的护理措施分析

介入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的护理措施分析

ID:46352277

大小:6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2

介入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的护理措施分析_第1页
介入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的护理措施分析_第2页
介入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的护理措施分析_第3页
介入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的护理措施分析_第4页
介入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的护理措施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介入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的护理措施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介入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的护理措施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微创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对2008年2月〜2013年2月8例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迟发出血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所有迟发出血患者经介入治疗,均成功止血。结论介入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出血并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术后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关键词:介入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迟发出血;护理措施迟发出血是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导致患者肾功能受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2008年2月〜2013年2月本院采用微创

2、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305例,其中8例出现迟发性大出血,经采用介入治疗,同时配合合理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35〜63岁,平均(45.66.7)岁。其中进行单通道取石术6例,多通道取石术2例。单侧肾盂多发结石4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并肾盂铸新形结石2例,双肾铸形结石2例。2例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术后第3〜6d岀现岀血,累计岀血量在600〜1000ml左右,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及生命体征的改变,3例岀现早期休克症状,经积极输血、抗休克、夹闭肾造痿管等治疗无效,即行急诊介入治疗。2护理2

3、.1介入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经输血、止血等保守治疗无效,加上介入治疗属于侵入性治疗,同时患者对医院环境不熟悉,担心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护理人员要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和科室环境的介绍,从而消除患者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向患者讲清病因、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告诉患者应如何配合治疗,并可为患者举例以前成功的手术案例,从而增加患者的信心。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的家属配合医院的治疗工作,以共同完成患者的治疗过程。2丄2术前准备做好碘及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术前备皮,建立双静脉输液通道

4、。做好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交叉配血、备血等各种辅助检查。协助医生做好术中物品,药品的准备。2.2术中护理①摆放好患者体位,暴露股动脉穿刺部位并严格消毒,保证手术过程中血管充分显露,有利于观察出血具体部位,注意保暖⑴。②术中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吸氧2〜3L/min及心电血氧监护。③过敏反应处理:当患者有面色苍白、全身瘙痒、心慌烦躁、呕吐、出冷汗、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应立即停用造影剂,予吸氧,并遵嘱使用抗过敏治疗,及时作相关处理。④疼痛处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止痛剂,同时进行适当的劝慰和心理疏导,调节患者的情绪,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疼痛。⑤

5、介入术拔出鞘管后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压迫股动脉穿刺点(通常在皮肤穿刺点的正上方1.5〜2.0cm处)20〜30mino如无出血,协助医生在穿刺点上放置纱布并加压包扎。2.3术后护理2.3.1穿刺肢体的观察与护理术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术侧肢体严格制动10〜12h,每隔1〜2h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情况,随时检查穿刺部位伤口敷料有无出血,如有敷料渗血,可用力压迫穿刺点。注意观察患者下肢远端皮肤颜色、温度及动脉搏动情况,预防动脉血栓形成或局部坏死发生。12h后撤除加压包扎带,并可床上轻微活动肢体,2d后下床轻微活动,3d后可正常活动。嘱患者穿刺后2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232关注

6、生命体征变化监测体温、脉搏,并每30min测血压1次,连测6次至平稳后调整为每2h一次⑵。2.3.3密切关注尿的颜色、量,并保持各管引流通畅密切关注尿的颜色、量,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嘱患者多喝水(每天2000ml以上),达到自行冲洗、排除毒素和造影剂的目的。保持肾造痿管、尿管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屈曲或受压,引流袋位置不高于床平面,活动时不高于引流管出口平面。如引流管不畅时,则可能为血块或碎石堵塞,及时用手指由下到上挤压管道。2.3.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①栓塞综合症:是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3]。主要原因是供血动脉血管栓塞或动脉痉挛后局部组织缺血导致,一般无明显症状

7、,不需特殊处理,3〜5d后症状即会消失。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消化道反应、疼痛等,帮助和指导患者通过适当的引导、播放舒缓的音乐、探视等转移患者注意力,调节患者的情绪,缓解疼痛,必要时给予止痛药。②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形成多:由于压迫时间不够或压迫方法不正确,或术后患者肢体活动频繁血凝块脱落所致,术后应告知患者正确的压迫方法和时间及术侧肢体伸直制动6〜8h的重要性。③术后再出血:术后再出血通常发生于术后lw,与活动、血栓溶解再通等有关[4],因此要告知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术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