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制度研究初稿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制度研究初稿

ID:46385289

大小:8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3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制度研究初稿_第1页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制度研究初稿_第2页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制度研究初稿_第3页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制度研究初稿_第4页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制度研究初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制度研究初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制度研究摘要: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耍组成部分对社会和谐与经济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垂的作用。然而近年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公司在追求利润最人化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出现了违反法律法规和侵害消费者、职工权益的行为,不仅给社会公众带来了损失和伤害,也使得公司自身遭受惩罚甚至破产倒闭。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都强调公司在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口身发展的同时,不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口标而忽视或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公司应该维护所冇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利益相关者Z间的权、责

2、、利关系。因此,建立和完善与公司社会责任相适应的现代公司治理是一种既利己乂利他的最优选择。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制度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基于利益和关者理论,探析了公司治理打社会责任间的互动关系,并基于公司治理的角度捉出了完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建议。各垄食站安全问题,唤起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思。我国现阶段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社会责任意思薄弱、总体责任水平不高,这不仅与我国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和国民法律意识较弱有关,还与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缺少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机构有关。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

3、度,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协调各利益相关者Z间的关系,是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的有力举扌音。一、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制度的基本理论(一)公司社会责任1、公司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公司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OliverSheldon)提出,主要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冇社会利益。①这种社会利益包括职工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等内容,其屮职丁利益是公司社会责任屮的最宜接和最主要的内容。目前普遍认为“利益相关者

4、理论”是公司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员工、经营管理人和用户等,与股东一样,都对企业进行了专用性资产投资,都承担了风险,所不同的只是股东投入的是物质资木,员工投入的是人力资本。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使股东变得分散而消极,更容易在资本市场上“用脚投票”來转移风险,对企业承担的责任tl益减少:相反,其他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员工与企业的利害关系更为密切,他们承担的是一去不复返的青春、体力和智力的人力资本风险,其不可重复的特征表明:这种风险远远人于物质资本投入风险,金业的倒闭意味着人力资本的损失。故他们将可能像股

5、东一样拥有极强的动机来监督公司资源的有效使用,共至比那些“遥远的和匿名的股东”处于更冇利的地位。所冇这些都意味着,职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应当充任企业的所有者。②公司治理不能仅限于调节股东为经营管理人Z间的关系,董事会中除了股东代表以外还应有员工的代表。2、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公司的木质是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逻辑起点。公司木质,即是研究公司是否得以与自然人一样具有权利能力,独立亨有权利、承担义务,即其能否成为独立的法律主体,具有完整%1刘俊海.现代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562.%1玛格丽特M布莱尔.所有权与

6、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M].张荣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12-213.的法律人格。传统法学理论历史上形成了三种比较冇代表性的学说,即“法人拟制说”、“法人实在说”和“法人否认说”。其屮“法人实在说”中的“组织体说”已为我国法学界多数所认同,并口我国立法上对“法人实在说”也持肯定态度。如民商事立法中,民法通则笫三十六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公司法第三条规定:

7、“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亨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我国法学理论与立法关于公司本质的趋同理解,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有力支撑。社会木位观的现代法理念为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提供了思想支撐。综观世界各国法律理念Z演进,主要经历了义务木位、权利本位、社会本位三个阶段,反映了各国法律在不同时代的价值取向。法的本位理念不仅影响着立法者在立法中权利义务的设定,甚至会对法官在司法审判中起指引作用。

8、因此,一定意义上來说,好的立法理念不但决定着立法者所立Z法的“善”与“恶”,而且影响着法律体系的合理建构。我国立法者正是本着科学的态度秉持权利本位为主、社会本位为辅的立法理念,制定着“善”法,建构着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要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正是社会木位观在我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