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诗词的研究

关于苏轼诗词的研究

ID:46387958

大小:8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3

关于苏轼诗词的研究_第1页
关于苏轼诗词的研究_第2页
关于苏轼诗词的研究_第3页
关于苏轼诗词的研究_第4页
关于苏轼诗词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苏轼诗词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苏轼诗词的研究海南中学高三(11)班詹达颖、陈思嘉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牛,嘉佑二年进上,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后又因哲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当时为徽

2、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苏轼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牛,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玉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象。他的一生政治讽谕诗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如果说,在北宋的文学变革中欧阳修是一个中枢式的人物,那么苏轼则代表着这场文学变革的最高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苏轼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不仅因为他的创作体现了这场文学变革所追求的文化理想,审美趋向,也不仅因为苏轼比其他作家具有更雄大的才力、高超的技巧,而且,甚至更重要的

3、,是因为苏轼的创作在很多地方突破了这场文学变革的基本宗旨。在北宋这个具体的文化环境中,苏轼是一个富于浪漫气质和自由个性的人物。一方面,他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预国家的政治活动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他比当代任何人都更皱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但不是冲突与反抗),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岀世的途径。他的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洒脱无羁与无可奈何,随缘自适与失意彷徨,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愈益强化吋代的内心苦闷。可以说,如果没有苏轼,宋代文学将会平

4、淡得多,而屮国文学也将少一个传奇的人物。苏轼在许多艺术领域上都有着辉煌的成就,诗词书画的历史中都可见他彪炳青史的成就。此次课题研究只选取苏轼的诗和词做了些粗浅的探讨,因为我们认为就苏轼个人而言,他的艺术成就,精神价值在诗词中更能得到淋漓体现。而就宋朝文坛乃至整个屮国的文学史而言,苏轼诗词所带来的改革及创新是不能不提及的。我们也希望通过对苏轼诗词的粗浅探讨能窥得这位大师人生的些许痕迹,为我们的人生点亮一盏灯。诗人苏轼苏轼秉性正直,为人坦率,曾自称:“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Z。”(《思堂记》)所以苏轼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

5、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肚皮不入吋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他在许多州郡做过地方官,了解民情,常把耳闻目见的民间疾苦写进诗屮,如写北方遭受蝗早之灾的农民:“三年东方早,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雪复作》)又写南方水灾侵袭下的百姓:“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廩,饱不及黎元。”(《送黄师是赴两浙宪》)当时赋税沉重,谷贱伤农,对外岁币的负担也都压在农民身上,他们千辛万苦收获了粮食,也难以对付官府的征敛:“官今要钱

6、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吴中田妇叹》)苏轼悲歌为黎元的诗篇还有如在凤翔时写的《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描写朝廷摊派苛重徭役,给百姓造成的负担。通判杭州吋的《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口暮不得返舍》,对百姓为糊口奔走贩盐而身陷囹圄,表示深切的同情。在黄州写的《五禽言》、《鱼蛮子》,借渡河农夫和渔民的一家,控诉了地租剥削的残酷性。这些诗篇都写得情真言挚、朴实无华,有的述以具体描述,留下了人民悲惨遭遇的真切剪影。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

7、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如晚年所作的《荔枝叹》:“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喉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屮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Z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瘠。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从唐代的进贡荔枝写到宋代的贡茶献花,对官吏的媚上取宠、宫廷的穷奢极欲了以尖锐的讥刺。苏轼在屡遭贬谪的晚年仍然如此敢怒

8、敢骂,可见他的批判精神是何等执着!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