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过渡中出现的问题的教学建议和学法指导建议

初高中过渡中出现的问题的教学建议和学法指导建议

ID:46395571

大小:6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初高中过渡中出现的问题的教学建议和学法指导建议_第1页
初高中过渡中出现的问题的教学建议和学法指导建议_第2页
初高中过渡中出现的问题的教学建议和学法指导建议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高中过渡中出现的问题的教学建议和学法指导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高中过渡中出现的问题的教学建议和学法指导建议高中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1.关于计算能力(1)运算能力差。由于初中生比较普遍地使用计算器计算,中考中也可以使用,导致学生进入高中后在数字运算上依然依赖计算器,笔算或心算能力差。而高中(包括高考)又不允许使用计算器;(2)符号(字母)运算错误率高。2.关于二次方程(1)因式分解方法掌握不全。进入高中后的第一章内容就有“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而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其前提,学生不习惯用因式分解求根,大多用求根公式求(套公式),这样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影响了教学进度;(2)根与系数

2、的关系(韦达定理)没有掌握。高中数学中经常用到不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尤其当方程很复杂或出现字母系数方程时),只需借助两根的关系进行整体代换解题的问题,如“求两根的平方和”(解几中求线段长的“设而不求”)等,但学生不懂的应用相关知识解题,影响了解题速度。3・关于二次函数(1)只知道二次函数的一般式,顶点式学生掌握不牢,应用不熟练。这样导致在区间上处理二次函数问题时(这样的问题在高一年级教学中经常出现),不习惯于借助对称轴的位置进行研究,分类讨论能力差;(2)不会配方。造成应用配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找一元二次函数的顶

3、点、求二次函数的最值等问题就无法解决;(3)画图方法停留在“列表、描点、连线”作图(有学生作直线时也用此法)阶段,不会借助关键点作函数的示意图,这样学生就很难应用数形结合进行解题。4.关于推理论证能力(1)书写格式不规范;(2)逻辑推理论证不严密、不清晰。建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数学课即将开始与初中知识有联系,但比初中数学知识系统。高一数学必修一中我们将学习函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它在高中数学中是起着提纲的作用,它融汇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中,其中有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

4、想等,它也是高考的重点,近年来,高考压轴题都以函数题为考察方法的。高考题中与函数思想方法有关的习题占整个试题的60%以上。1、要有自觉学习的习惯态度比能力更重要;所以自觉性将直接影响个人高中成绩的走向(1)课前预习。(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习的潜力。(4)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2、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

5、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3、学会数学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材介绍的例题都是经典题型;其内蕴含着一定的数学思想;所以学生的课堂学习对于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中应该认真听老师讲课;并且通过老师的讲解、分解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进行数学技能地训练,并做好相应的笔记,便于以后考试复习之用。4、有意识培

6、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而逻辑思维有包括推理与演绎;要培养这些能力与思维就要求我们要养成自主学习数学的习惯;上课注意听讲;跟着老师的思维走;课后要多练习;要学会归纳与总结不同的数学题型。二、教学建议1、知识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清楚要教的知识点和初中的有没有联系;有没有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窄。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360°”范围内的,但实际

7、当上也有大于36()度的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角。又如:初中学的集合只是限制在二维的平面几何;高中要学习《立体几何》,将在三维空间中求一些几何实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又如初中中对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在高中规定了,就使的平方根为土i・即可把数的概念进行推广,使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范围等。2、学习方法的差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的练的时间,能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就尽量在课堂上解决。(1)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通过教师课堂教慢的速度,争取让全面同学理解知识

8、点和解题方法,课后老师布置作业,然后通过大量的课堂内、外练习、课外指导达到对知识的反反复复理解,直到学生掌握。高中数学的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有九们课学生同时学习),每天上八节课,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而教师布置课外题量相对初中减少,这样集中数学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初中少,所以一些问题能在课堂上解决的就尽量在课堂上解决。(2)模仿与创新的区别。初中学生模仿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