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问题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问题

ID:46401703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问题_第1页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问题_第2页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问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们的底线:我们吸收外来文化是一个主动地理智的行为。标准:外来文化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推动的作用。弊:文化入侵作为伴随,无法避免,它所造成的一系列后果都是极其严重的。民族文化会受到冲击,一些传统的技艺、生活方式等会再挑战与冲击中败下阵来。利:1根据进化论,要生存必须要经受竞争挑战,在竞争与冲击之中进化才能生存,进而发展。2外来文化的冲击让我们更有危机感,更体会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宝贵,让我们更加努力对自己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和改良。3问题:1解释怎么保证扬弃(留下好的去掉坏的)在法治硬性的规范和教育的软性的引导下,文化交流从来不是、将来也绝对不会是自由的。在法

2、治的强制作用下,诸如黄赌毒的糟粕已经基本上被挡在了墙外。如果对方问:“法制规范和教育不是人为的吗?”答:“对方辩友你错了,法和教育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也绝对保证的是本民族的权益。而且法制和教育也会与时俱进、越来越完善。2,现代化非西化,是新文化而非外来文化不能为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就一成不变,自我封闭。外面的世界发展飞速,我们还为了自己走自己路而抵挡外来的文化,关门造车。那么最终结果只能是本名族文化随着整个民族一起覆灭。3,把文化比作一棵树,本民族文化内涵主干,具有四个特点:(1)基本特点,就是民族文化根本的深厚和坚实(2)民族文化之根

3、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文化哲学,这种文化哲学就是富有广博的包容性(3)中华民族文化之根的第三个特性是文化血脉的丰沛性。(4)最后一个特性是文化景观的丰美性。外来文化为其添加了新的枝叶,使其更加茂盛繁荣。4民族文化独特性如何保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国际化不等于同化,推出到国际只会让我们的独特性更加突出,我方承认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从营销的角度来说,我方才突出自己的个性再营销给外国人。所以,民族文化在走向国际的过程中,独特性会更加的加深,民族性的保留会更加完整。5,为了怕抵制不住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侵蚀,就关上国门,不再交流。这才是不自信的表现。对方辩友您就对

4、我们的同胞那么没自信认为他们一定会被忘记本民族文化,对我们的民族文化那么并没自信,认为它一定竞争不过外来文化要被淡忘吗?6:攻:(1)曲解词意: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新文化不等于外来文化侵占不等于渗透融合不等于同化融入不等于取代交流不等于侵略(当自由辩论时间多了时,每人一句这个,格式:“对方辩友您说的是。。。那不是。。。)(2)民族文化百分之百的保留和发展是不存在的。陈旧部分被改良、腐朽部分被遗弃就是整体的发展。7文明文化关系:先进的文化产生高度的文明,文化闭塞就会限制文明的发展,甚至造成文明的倒退。文明: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

5、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文化: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8,忽略现实中的法制教育和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法制和教育的作用是会一直存在并且越来越完善的,我们的国民也早就不是愚昧的目光短浅的被动接受者了。所以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过程中一定会是个有扬有弃的过程。9既然交流是必然的趋势,接触外来文化又对民族文化毒害至深(是毁灭性的打击),您方观点说白了不

6、就是民族文化必将灭亡的悲观论嘛!10,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外来文化正使儒家文化摒弃了封建糟粕,是儒家文化更适应世界的发展,孔子学院开遍了全世界不正是儒家思想蓬勃发展的活生生的事例么?忠孝礼义信,温良恭俭让对方辩友,比如说对儒家所谓的“忠”,过去的忠是君君父父夫夫无条件的遵从,而今天我们依旧忠于国家忠于父母师长忠于爱情但是是人格平等的理智的爱与忠诚。对于过去所谓的“义”,那就更是能体现文化传承的改良了,您今天还能为了朋友义气上梁山举起义字大旗吗?11,万能说法:虽然在外来文化进入的过程中,有些民族文化被遗失了,但这些都只是表象受到了损害,我民族文化的核

7、心爱国主义的思想却得以长足的发展,百年前的留学生,脱下了长袍马挂,穿上了西装西裤,依然有一颗中国心,现今,我们也不需要用穿长袍马褂来证明自己是中国人的内核。12传统的文化技艺的遗失:不只是外来文化的责任,有一些传统文化、生活方式本身难以适应现代生活,所以即使没有外界冲击,淘汰还是适应也是民族文化不得不面对的宿命选择。正因此,才要吸收外来文化的新的内容、新的传播营销方式才能赋予民族文化以新生命新活力新内涵。(用网络营销相声、电视京剧舞台、京剧吸收芭蕾舞剧日本正剧歌剧、中国园林借鉴日本枯山水)13对于文化侵略、文化殖民、十条训诫的反击:对方辩友,您已然将文化交

8、流的主题定性为文化侵略,文化交流的目的描述为渐进殖民化。那么,贝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