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论文-金石學與粟特研究

历史学论文-金石學與粟特研究

ID:46401907

大小:8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3

历史学论文-金石學與粟特研究_第1页
历史学论文-金石學與粟特研究_第2页
历史学论文-金石學與粟特研究_第3页
历史学论文-金石學與粟特研究_第4页
历史学论文-金石學與粟特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学论文-金石學與粟特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学论文■金石学与粟特研究传统金石学源于唐宋时代,唐代韦述等史家已经开始收集、著录金石碑版,并运用于史学著述了。史载:“〔韦述)家聚书二万卷,皆口校定铅築,虽御府不逮也。兼古今朝臣图,历代知名人画,魏、晋已來草隶真迹数百卷,古碑、古器、药方、格式、钱谱、玺谱之类,当代名公尺题,无不毕备。”[1]其所著《两京新记》,记述了兴福寺《圣教序碑》、西市《市令载敏碑》、东明观《冯黄庭碑》、《李荣碑》等碑刻,生动地反映了两京的历史。以田燙《古今书录》为蓝本的《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了《诸郡碑》一百六十六卷、《杂碑文集》二十卷两书[2];敦煌岀土

2、文帖中也有辑录碑志之作,如《李氏造窟功徳碑》、《张淮深碑》、《常何墓志》,皆有写本传世,这些卩籍虽不着编纂者姓名,但表明唐代已有学者着意集录碑版文字了。宋代欧阳修、赵明诚、洪适的著作将金石学推向成熟,形成金石著录、校勘、鉴别、考订等系统而专门的方法。清代学者进一步推而广之,并与经史考证、舆地方志之学相结合,结岀了更为丰硕的果实。我国金石学可谓具有深厚的传统,其所积累的材料和方法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厚营养。陈寅恪先生《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云:“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3]粟

3、特人是小古时代亚欧大陆贸易的担当者,对于粟特研究涉及屮国与屮亚地区齐国Z间的经济、语言、艺术、宗教等各个方而的交流史,随着新材料不断岀土,其基本而貌和重要性逐渐显现,向世人提岀了屮西交通史上的新问题。学者有机会利用新材料,以研求此新问题,形成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研究小的当代新潮流。然而而对新材料,学者却不应放弃那些行Z有效的旧方法。关于粟特人的石刻史料出土甚伙,我们用以研究新问题时,就须了解传统金石学的方法,以便正确地处理这类材料,得出接近真实的结论。一、粟特石刻材料中的善本问题右刻材料也同其它类型文献一样,有善本和劣本Z分:碑版Z

4、存佚、毡墨Z优劣、捶拓之早晚,都直接影响我们研究工作的成效。善拓不仅仅是拓工优良、字迹清晰的拓木,也指碑版的早期拓木、已佚石刻的拓木或者断裂、损毁之前的完整拓本。善拓能够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带來更多、更完整的信息,冇事半功倍之效;否则,使用了劣拓,则造成材料的失真或误解,妨碍研究向正确方向前进。《康居士写经题记》为信仰佛教入华粟特人康居士所作,对于研究粟特人宗教信仰的转变,以及武周时期佛教与政治史之间的关系都很冇意义[4]。此碑为1912年大谷探险队得口叶鲁番高昌故城,运回日木,断为十块[5]o1914年夏,罗振玉在日本京都看到此碑,“不

5、能得打本,爰携毡墨往,手拓之”[6],并著录于其《海外贞氓录》[7]o1937年出版的《新西域记》下卷,曾刊布最大一•块右刻的图版[8]。学术界关于《康居士写经题记》的研究已往主要依靠《新西域记》刊布的图版,而罗振玉亲手所拓的那幅拓片却不为人知,其实罗氏原拓I、的在人间。国家图书馆善木部有罗振玉I日藏的“海外贞琨集存”拓片一函,原裱I口签。两相对照,我们发现这宗藏品全部著录于罗振玉《海外贞氓录》之中,据此推测,我们认为这极有可能是《海外贞琨录》所录石刻拓片中罗振玉收藏的部分。此拓本入藏国立北平图书馆的时间没冇十分确切的记录,《国立北平

6、图书馆、国立北平研究院展览拓片口录》显示,这个举办于1936年的拓片展览展出了属于“海外贞氓集存”并著录于《海外贞氓录》的《元扬墓志》及《元扬妻王氏墓志》,而月•明确指出这次展出的拓片都是新近获得的[9]。看来“海外贞琨集存”的入藏,大约就在1936年或稍早的吋候。在这宗拓片屮就有非常珍贵的罗振玉手拓《康居士写经题记》(木书图版43),与《新西域记》所刊拓本比较,两者主体相同。唯另冇小石九块,过去从未见公布,而此拓本保存其中右上角一块。罗氏拓本着墨均匀,字口内无泅墨痕迹;而《新西域记》拓本左上角和中下部都因捶拓不当而模糊不清,显然是墨

7、毡过湿所致。不仅如此,将罗氏拓片与录文相比,口J知罗振玉所据即为此善拓无疑。原碑早已出大谷光瑞寄赠朝鲜总督府闿物馆,经杳今韩国汉城国立中央博物馆中无此碑,或许已经毁掉,如是则国家图书馆拓本,或为天下仅存Z孤拓,弥足珍贵。荣新江教授所据罗振玉录文所作的研究切实可靠,也是间接地利用了善拓。善拓对于粟特研究的作用尚有一例,即洛阳出土唐咸亨元年(670)《康敬木墓志》。此志原为张钧千唐志斋藏石,《千唐志斋藏志》、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屮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与吴树平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所刊图版相近,均为残湖之本,周绍良先生主编《唐代

8、墓志汇编》拯以释录,缺字较多;唯《洛阳击土历代墓志辑绳》所刊图版相对完整,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据以释录,所得文字较前者为多,荣新江教授曾将录文对比,指出《辑绳》所刊为善拓,而《全唐文补遗》据善拓所作释录为优。今不惮烦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