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关系与经济增长探析

劳资关系与经济增长探析

ID:46402458

大小:7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3

劳资关系与经济增长探析_第1页
劳资关系与经济增长探析_第2页
劳资关系与经济增长探析_第3页
劳资关系与经济增长探析_第4页
劳资关系与经济增长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资关系与经济增长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劳资关系与经济增长探析術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随着经济增长普遍经历了从冲突到和解的演化路径。通过计最模型检验倒U型Illi线在屮国是否存在,从而证明了屮国劳资关系从趋紧到缓和的趋势己经出现,并发现这一趋势不仅受到经济增长因索的影响,还受工资増长速度、全球化程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实证分析说明,合理的政策调节可以促进劳资和谐。关键词:劳资关系;库兹涅茨曲线;经济增长一、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实证研究劳资关系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文献人疑出现在二次卅界人战以示。这主要基于两方而的原因:第一,随着战后发达资木主义国家国内沖盾的缓和,

2、劳资关系趋于和解,和解协议制约了劳方为获得经济增长蛋糕更大份额而采用诸如罢工等破坏性策略,并在劳资Z间形成了大致均势以保证双方共享战后繁荣。政府维持劳动和平法案大量出台,劳资冲突调节机制逐步建立,大多数西方国家及口木等一些亚洲国家的劳资关系在战后逐步制度化。在此背景下,经济学家们更多地将注意力转向协调劳资关系、提高经济效率的主题。第二,从1870年的边际革命,到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到1948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随着数理经济学的发展,实证研究方法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正是理论与实

3、践的共同发展,推动了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相关实证研究的大量涌现。拉佐尼克以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到20世纪后期这将近200年的时间里,世界工业领袖从英国到美国、再从美国到LI本的更替为线索,以车间生产层面的劳资关系为核心,探讨了造成一国产业兴衰和国际竞争力更替背后的制度原因。Weisskopf在其构建的美国生产率增长的社会模型屮,将美国60年代中期及70年代生产率下降的原因归结为劳资摩擦上升导致的劳动强度下降和金业短期投资行为导致的创新滞后oAshenfelter和Pencavel分析过工人罢工的数量和影响范围以

4、及退出(辞职)率对生产率的影响。BucholeandChristianson通过对"15个发达资木主义国家的实证分析,验证了维护包括集体谈判权利、就业保护和收入保障在内的工**材益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指出合作的劳资关系通过激励工人对技术和组织创新作出积极贡献从而提高生产率的作用机理。Naples的研究也表明,劳资冲突通过中断生产而彩响产出,由于缺乏工人的配合而阻碍技术进步和工场组织。Hirschman在研究中提出,劳资冲突有两条路径——退出和声音。工人在对工资或T作条件不满意吋,或者选择退出以改变命运,或者选择谈判

5、以提高工资或工作条件。而无论是退出还是罢工,都会导致生产率下降。Naples还将退出和声音路径分别对应的表现形式——个体劳资冲突和集体劳资冲突细分为四个维度:个体劳资冲突、休战协定外劳资冲突、休战协定内劳资冲突和防御性劳资冲突,并实证研究了不同维度劳资冲突在不同经济增长阶段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劳资谈判分散化、更加灵活的工资、劳动配置和工场组织,发达国家劳资关系出现了新特点,学者们在关注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转变的同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亚洲发展屮国家。Kuruvi

6、1laandErickson实证研究了Fl本、韩国、新加坡、马來西亚、菲律宾、印度和屮国等亚洲七国20世纪90年代劳资关系的变化,试图找出亚洲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劳资关系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结果发现:虽然亚洲各国劳资关系的制度安排不同,解决劳资冲突的机制不同,但维护劳资关系稳定,将劳资冲突视为经济增长的障碍这一点是共同的,全球化竞争的压力止推动着发展中国家劳资关系安排向西方发达国家的方向迈进。人量实证研究显示了这种收敛性的趋势。Kazutoshi在对比H本与美国劳资关系异同的研究屮发现,日木的劳资冲突在形式上经历

7、了从集体争议到个体争议的过程,在内容上经历了从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到劳动合同的过程,与美国“集体谈判几乎已被个体争议代替”的特点类似。1955年,库兹涅茨通过对英、美、德等国历史数据的分析提出,随着经济发展,这些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即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Z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被后人称为“库兹涅茨Illi线”。库兹涅茨还认为,收入差距不会无条件地随着经济增长先上升后下降,而是一系列经济、政治、社会和人口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他指出发展屮国家不应像早期资木主义那样听任收入差距扩大,而应当深入

8、分析其影响因索,采取措施缩小差距。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的演化历程,事实上已经显示了库兹涅茨倒U型

9、11

10、线的存在。暴力冲突减少、罢T次数下降、可支配收入提高、劳动条件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这些衡最劳资关系趋于缓和的标志岀现在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标志着英国劳资关系拐点的到來。其它西方主要工业国劳资关系拐点出现的吋间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