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功率放大器【开题报告】

音频功率放大器【开题报告】

ID:464027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5

音频功率放大器【开题报告】_第1页
音频功率放大器【开题报告】_第2页
音频功率放大器【开题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音频功率放大器【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电子信息工程音频功率放大器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目前主要应用于智能化、小型化的电子系统中,尤其在民用方面,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对该功率放大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过去只有电子管这样的电子器件,乙类电子管功放产生的失真在公共广播系统中都难于被人们接受,因而长时间以来,高保真功放的工作类别仅限甲类和甲乙类两种类型。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出现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为适应各种不同的要求,设计出形形色色的音频功放电路。国外在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领域进行了二、三十年的研究,六十年代中期

2、,日本研制出8bit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1983年,M.B.Sandler等学者提出D类(数字)PCM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结构。主要是围绕如何将PCM信号转化为PWM信号。把信号的幅度信号用不同的脉冲宽度来表示。此后,研究的焦点是降低其时钟频率,提高音质。随着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和新型功率器件及应用的发展,开发实用化的16位数字音频功放成为可能。国内市场开始出现AV数码功放,但所谓的数字功放实质上仅仅是指音频处理部分采用了数字处理,其功率放大器则仍然采用模拟放大,这与真正意义的数字功放相差甚远。音响产品

3、的数字化是必然趋势。由于数字功放有很多优点,如体积小、功率大、高、与数字音源的无缝结合、能有效降低信号间传递干扰、实现高保真等。在数字音源已经大量普及的时代,数字功放将会取代现有的模拟功放。数字音频功放不仅仅能应用在家庭影院系统、高保真重放系统,同时也可将该技术应用到特别需要省电、体积小的地方,如数字电视、汽车音响功放、便携听音设备,甚至是移动电话等设备。应该说该项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既可用来做上千瓦功率输出的专业功放,也可以是用来做几十毫瓦的便携机。数字音频功放是全新一代的音频功放,是模拟功放发展的必然

4、趋势和取代者。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其市场的推广需要一段培育过程。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1、了解运放LM324、TD2030的性能和使用方法。2、确定正确合理的电路设计方案。3、完成电路结构的设计和制作。4、使功率输出大于4瓦,并且可调。5、该音频功放主要由音频和偏置电路组成,设计、制作和调试该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完成对音频信号的功率放大。6、确定正确合理的电路设计方案,完成电路结构的设计和制作。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首先,通过大量阅读和参考各种有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的相关书籍、杂志、文章资料以及学

5、习互联网上丰富的数字资源,基本熟悉研究对象的基本方案和具体原理。其次,可以着手选择正确的方案,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对现有的实物元件进行观察分析其功能、工作方式、操作方式等。然后,在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论和实际认识之后,自行设计出任务书说要求的功能的电路,在已有的硬件基础上进行软件仿真,逐步完成设计任务,完善其功能。最后,对已经做出来的模型多次仿真之后,记录数据,仔细排查和检验,做到对结果能够最终完善。四、课题研究进度计划2010/2011第一学期:第10周至第11周:明确并分析任务,收集材料,确定总体设计

6、方案;第12周至第13周: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并做好开题答辩;第14周至第15周:掌握音频功放的设计原理,同时学习电路仿真;第16周至第19周:制作硬件电路,对其进行测试得出结果;撰写设计报告与论文初稿。2010/1011第二学期:第1周至第2周:优化功放电路参数,完善作品,修改与完善毕业论文。做好论文答辩的PPT资料,准备答辩,并提交所有电子文档材料。五、参考文献[1]王伶伶.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分析与设计[D]西北大学,2009.[4]毛兴武.D类音频功放N.电子报[D],2002.[5]周

7、莹华崇良聂彩吉.国内外常见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及应用(一)[N].电子报,2004.[6]李亚琏.用两个单功放组成BTL功放电路[N].电子报,2002.[7]叶启明.一款D类功放[N].电子报,2001.[8]耿纯.如何选择功放[N].音乐周报,2001.[10]刘兆军.基于双极工艺的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11]PerAsbeck,CarstenFallesen.AnRFPowerAmplifierinaDigitalCMOSProcess[J].AnalogIntegr

8、atedCircuitsandSignalProcessing. 2002年.[12]邬国扬,顾涵铮.高频电路原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14]SedraAS,SmithKC.MicroelectronicCircuits(FourthEdition)[M].OxfordUniversityPress,1998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