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三槐堂王氏源流

徐州三槐堂王氏源流

ID:46411646

大小:31.2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徐州三槐堂王氏源流_第1页
徐州三槐堂王氏源流_第2页
徐州三槐堂王氏源流_第3页
徐州三槐堂王氏源流_第4页
徐州三槐堂王氏源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徐州三槐堂王氏源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槐堂”王姓源流姓与氏姓是标志家庭系统的称号。中华民族的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是姓的衍生,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古代贵族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我们今天说的与原始社会的姓并非同一概念,而是包含了姓与氏两方面的内容。这是因为从战国时代起,随着宗法制度的崩溃,姓与氏已无区别,也就是郑櫵所说:“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之后,姓氏合二为一。”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也正式从文字上把姓与氏合一。此后,无论说姓,还是谈氏,都是专指姓而言。“太原王”立族开姓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探寻自己的姓来自何时何地,有哪些伟人、胜迹,如何变迁

2、是亿万华夏儿女的共同愿望,是血浓于水的恒古不变的情结。本文参考近年一些学者对姓氏的研究成果及《百家姓书库》,来探寻我“三槐堂”王姓的起源和变迁。王姓是当今中国社会数一数二的大姓,显赫的大姓有多重来源。先秦时期的王子王孙以王为氏,标榜其天潢贵胄的高贵出身,这是王姓的主要来源,而其中东周时期,周灵王的太子姬晋以王为氏又是王姓中国人的主要来源。史栽:周灵王生有二子,太子姬晋(公元前565年~549年),次子姬贵。太子晋15岁即辅佐父王治国,周灵王22年(公元前550年),都城洛邑(洛阳)附近的瀍、洛两河水位暴涨,危及王宫安全,周灵王害怕水淹京都,决定堵塞瀍

3、、洛河。太子晋以民为重,认为壅水必然危及农耕,直谏堵塞之不当,而被贬为庶人。太子晋郁郁不乐,赍志而殁,年仅17岁。其子宗敬(有的书写宗恭),在周王室任司徒,此时,诸侯争霸,战乱频仍,周室衰微,他毅然隐退,避乱迁至太原,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因宗敬是周王室嫡传后裔,当时太原人就称宗敬一家为王家,意为王子王孙、王室之家,久而久之,宗敬一支就以王为氏了。其后裔尊太子晋为太原王氏立族开姓的“太始祖”,宗敬则为“太原祖”。东迁琅琊王自从东周太子晋的独生子宗敬在太原郡开姓立宗以来,尽管经历春6秋末期与战国三百多年(公元前549年至247年)战乱,其后裔在太原郡尚称安

4、定。然秦始皇一统天下不久,秦将王离兵败巨鹿自殉。西垂难以立足,王离长子王元率族人自河、洛、渭、汾迁徒至琅琊(今山东临沂、诸城一带)。王离的祖父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王氏世代。这是太原姬姓王氏第一次大搬迁,王离次子王威仍留太原,继续太原王氏。王离的祖父是为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王王翦,是太原王姓中第一个彪炳史册的武将,是太子姬晋的第十八代裔孙。王翦、王离祖孙三代仕秦昭襄王、秦始皇、秦二世,历三朝为大将军。始皇十一年,王翦领兵击破赵国的阏与,拔九城,十八年灭赵。十九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秦王令王翦攻燕,平定燕蓟而还。秦王又令王翦的儿子王贲击荆灭巍,平定三晋。

5、始皇二十二年,王翦率兵攻楚,斩杀楚将项燕,平定西陵荆襄大批城邑,再经一年,活捉楚王负刍,扫荡楚国,继又南征百越。与此同时,王贲率军平定了燕、齐等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了韩、魏、楚、赵、燕、齐六国,建立中华民族第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王翦被封为“武城侯”。秦二世胡亥时,王翦、王贲父子先后去世。王离接任大将军。秦二世三年,王离率兵与项羽大战于巨鹿。项羽破釜沉舟,作战勇猛,俘获王离,王离自殉谢世。其长子王元东迁琅琊,为王氏琅琊祖。次子王威仍留太原,太原王氏的繁衍与播迁本文不予评述。汉、魏时期的琅琊王琅琊王氏的始迁祖王元在琅琊平静的度过一生,传子

6、王廷臣、孙王乐,均超逾伦匹、萧然无累。三传其曾孙王吉、琅琊王氏家族出现转机,《汉书﹒王吉传》称:“王吉以郡吏举孝廉为郎,补若卢丞,迁云阳令,累官为谏议大夫。”吉子骏,于公元前32年至公元前7年汉成帝刘骜为司隶校尉,擢京兆尹,后官至御史大夫,终封明义侯。骏生二子:王崇、王游。王崇,汉平帝时,授为大司空、封扶平侯。琅琊王后裔王遵:后汉中大夫、义乡侯。遵生子音,字少玄,官至大将军。音生四子:谊、睿、典、融。王融官至南康尹,生二子:祥、览。王祥是历史上有名的卧冰求鲤的大孝子,魏末拜司空太尉封侯。弟王览官至光禄大夫。琅琊王自王吉至王祥、王览皆在汉魏担任要职,6

7、有累世之美,遂成世家。身系两晋兴亡的琅琊王琅琊王姓家族,始兴于汉魏、两晋,鼎盛于东晋、南北朝,在这段历史时期中,这个家族出现过众多出类拔萃的人物。居《晋书》南朝宋、齐、梁、陈四史和《世说新语》等书统计,琅琊王氏有史可考者约294人,有207人进入仕途,且大豆担任要职,位至宰相三公者,大有人在,其中对历史影响最深者当为王衍、王导、王墩。此三人身系两晋兴亡,关乎国脉社稷。王衍:为王祥的祖孙,王导、王墩的祖兄,王衍一直在西晋朝中担任要职,做到中书令、尚书令、司空、司徒,身居宰辅之重,权倾当朝。然而他又是一名“玄学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无可厚非,但清谈误事

8、,尤其是在八王之乱、外强入侵时期,则要误国。西晋灭之,王衍是难辞其咎的。王导:王览长子王裁之子。王墩:王览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