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法的法理分析

城管执法的法理分析

ID:46414270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3

城管执法的法理分析_第1页
城管执法的法理分析_第2页
城管执法的法理分析_第3页
城管执法的法理分析_第4页
城管执法的法理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管执法的法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管执法的法理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屮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规模急剧膨胀。而城市管理主体多元、职能交叉、重复管理、以及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如影随形。为此,1996年,国务院发布第13号通知,决定从1997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适度城市管理改革,城管制度随即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城管制度越来越陷入困境。从法理的视角分析城管的执法理念、权力性质和执法方式冇助于我们对城管冇个全面的认识。关键词城管执法法理作者简介:白露,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科员。中图分类号:D9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0-152-

2、02一、城管制度的由来及发展关于行政处罚如何进行综合进行,最早出现在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该法只规定了综合执法的范围条件,成为城管制度最早的法律源头。1997年5月,经国务院授权,北京市宣武区在城市执法领域进行试点,成立了行政检查和处罚的综合执法站。1997年,7月,广州也效仿北京在城市管理领域进行了综合执法试点。1999年,国务院乂下发《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卿,其中规定:“要依照《行政处罚行》的规定,总结经验教训,施行罚缴分离制度,继续扩大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范围。”在该《决定》发布后,吉林、广州、

3、大连、青岛等城市陆陆续续向国务院申请试点城市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这些试点申请都获得了批准。2002年8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屮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依据行政处罚法规定,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辖区的具体情况,可以决定行驶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这样,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在全国陆陆续续成立了。二、城管执法理念的法理分析(-)城管对自身的定位“官本位”的传统在中国古已有之,“官本位”是以官为主,以民为次,官员优先、官员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它的核心是官员可以享有很多特权而民众这受到很多限制。官本位的基本含义是处于行政管

4、理地位的官员们从自身利益出发,以手中的权力为利剑来观察和处理社会问题。②在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城管把自己当成是权力的享有者、社会的管理者,尊崇权力,漠视公民的权利。他们往往只看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国家赋予的,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从根本上说还是山人民赋予的,没有意识到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自己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相反他们把自己为成主人,把人民当成仆人。在这种错误定位自身的理念下,城管的执法水平可见一斑。(二)城管对被管者的定位“人人生而自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③这是现代社会人权理

5、念的基本精神。平等权在我国宪法中也明文规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在城管执法的过程中,平等的权利被践踏了。其表现在城管有没有把被管理者当作是平等的公民看待,也就是说城管有没有把无证商贩与普通市民平等对待。申实上,城管没冇把他们看作是需要我们政府机关服务的对象,而是把他们视为影响市容市貌、影响交通、穷困落后的乞讨户。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下,执法人员当然没有人本主义关怀,手段不可谓不残忍啊。这是平等精神缺乏的一个的主要体现,也是以人为本理念没有得到落实的体现。坚持平等精神,就是要在城市服务的过程中,平等的对待在这个城市中生活的人,包括没冇本地户籍

6、的人,不存在任何的歧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很多城市都有不少的外来人口,市民的概念应该是包容的,而不是封闭,还应该包括临时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居民,他们也在为这个城市建设做着贡献。再來考虑无证商贩这个现象,就要考虑他们的处境是生活所迫,他们也不愿意每天到处摆摊,城管为了生计,小贩也是为了生存,双方都是为了生存,不必暴力相向。更何况,小摊小贩的存在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只要加以引导和管理,还能成为活跃经济、方便市民的壮举。所以针对小摊小贩现象,决不能把他们视为影响市容市貌、影响交通、穷困落后的乞讨户,而是涉及经济民生的大问题。因此,必须把小商小贩

7、平等的当成是“人”来看待,才能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三)城管的功利性执法目的从法理上来看,行政权力的源头是人民的信托,人民的信托通过法律授权给行政机关。因此从法理上来说,城管必须是要为人民服务,无论党的宗旨是否要求其为人民服务。其执法的目的也是要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不是满足上级指令的需要,也不是满足自己政绩的需要,更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腰包的需要。目前,有不少城市的城管把罚款当做创收的一种手段,这不可避免地会在执法过程中滋生腐败,最终破坏政府的公信力,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发生在上海市的钓鱼执法案件屮,执法机关为了超额完成上级规定的

8、5000万罚款指标,竟然不惜釆取非法的方式执法。这种功利性执法的目的真让人怀疑城管到底为谁而生。还有部分城区的城管把执法所得收归自己所有,孰不知他们行使职权,是依据法律代表国家最终体现人民意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