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山水片区生态城建设布局研究

城市山水片区生态城建设布局研究

ID:46415347

大小:6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3

城市山水片区生态城建设布局研究_第1页
城市山水片区生态城建设布局研究_第2页
城市山水片区生态城建设布局研究_第3页
城市山水片区生态城建设布局研究_第4页
城市山水片区生态城建设布局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山水片区生态城建设布局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山水片区生态城建设布局研究【摘要】本文以信阳市平桥生态城城市设计研究为例,针对生态城建设研究起步较晚的信阳地区如何在自然山水俱佳的环境中对生态城建设进行合理空间布局进行初步探索。本次设计中,规划结合严谨的现状分析和前期研究,在传统城市规划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从景观生态、能源环境等视角,针対信阳市平桥生态城的各类生态问题进行专项研究,用以指导和反复校核城市设计方案,形成最终的城市设计成果。本次设计以生态理念贯穿始终,以低冲击开发为原则,为平桥生态城建设布局提供依据。【关键词】生态城;山水格局;生态敏感性;热岛效应;生态廊道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

2、码:A背景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部,中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线一一秦岭一淮河线横贯信阳东西。规划区位于信阳市东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河横跨整个规划区,水域宽阔,南侧是省级风景名胜区震雷山;同时规划区内水网密布,南、北灌渠分别从基地南岸和北岸东西贯穿,震雷山形成多处山体汇水最终汇入?河;整个规划区地处山水坏抱之屮。平桥生态城的建设做为平桥区2013年政府工作的1号工程,建设预期高,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河上游治理工程结朿,随着?河平桥段治理工程的开展,规划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着眼现状条件,审视开发建设问题规划区生态敏感性较强信阳地处北亚热带一一暖温带的

3、过渡地带,过渡带自然地理特征既给信阳发展提供了比较优越的自然条件,同时产牛•了许多的牛态脆弱性。同时规划区现状山水木底资源均是自然状态,物种丰富;植被条件较好,以原生和次生为主;规划区对人工建设有较强的敏感性。本次规划应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建设活动应注意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强规划区内外生物联系,保证生物迁徙路线;加强城市通风,改善城市空气品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将人工建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规划区周边环境问题严重规划区周边现状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规划区西北部电厂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废气排放量为2.0万吨/天,废水排放量为1.85万吨/

4、天,固废排放量为0.3力•吨/天。同时由于周边及上游工业的影响,规划区现状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高;?河平桥段水质较差。规划区西侧为京广高铁,东侧为京港澳高速公路,噪声对本片区影响较为严重。本次规划应注重除尘措施,减少污染物对区内的影响;利用净化雨水补充景观用水,改善水体环境,营造良好水体景观;设置降噪措施,减少高速铁路及高速公路噪声对本片区的影响。加强生态建设,提取城市设计耍素本次规划在充分尊重现状的基础上,从绿地景观系统、路网布局和建筑形态等方面对平桥生态城的建设布局提出了生态开发策略。绿地景观系统规划提出了“一轴、两带、五廊、多节点”的绿地景观

5、结构构想。“一轴”一一?河生态景观主轴一条以?河为耍素的生态景观主轴,作为整体空间结构的核心纽带。?河水域面大,对市区气温稳定和空气调节有重要作用。信阳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大量新鲜湿润空气将从震雷山向北穿过平桥生态城、?河吹向信阳城区,因此在夏天可以降温增湿,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宽阔的滨河绿带可以形成区域冷岛、生物回廊及风的通道。“两带”一一南、北灌渠景观带以南、北灌渠为依托,串联各功能组团和开敞空间的景观轴带。对灌渠采取驳岸生态化改造的方式,将现有的硬质堤岸河道进行修复,恢复其原有的自然河流形态,体现生态郊野,质朴的自然景观。对缓解片区热岛效应冇积

6、极作用。“五廊”一一山水绿廊结合口然地形、现状植被情况、山体汇水以及现状池塘,设置的南北贯通的山水绿廊,打通?河与震雷山之间的山水联系O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五条指向性廊道引导山水之间的联系,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迁徙路线,最大限度发挥震雷山和?河的辐射效应;通过研究(表格1),结合开发建设的实际需要,山水廊道最终宽度确定在100-200米Z间。表格1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归纳的生物保护廊道适宜宽度(部分)[景观规划屮的生态廊道宽度•生态学报,2005,(9)]改善微气候廊道设置方向顺应本地区的夏季盛行风向,规划区夏季盛行风向多偏南,将南部震雷山区的新的低温空气

7、引入规划区,改善规划区内室外空气品质;经测算,夏季规划区内部建筑周围平均风速约为2.5m/s左右,而且建筑周围风速基本上不低于0.5m/s,有利于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并降低热岛效应。同时与冬季盛行风向相交,一定程度阻止冷风渗入规划区,减少建筑冷风侵入,有利于减少建筑采暖负荷,降低建筑能耗;经测算,冬季规划区内部建筑周围平均风速约为2.0m/s左右,最大达到4m/s,不高于5m/s(5m/s以上风速影响行人舒适性),形成良好的室外风坏境。人型绿廊将震雷山区人量绿地和规划区内的绿地连接起来,使它真正担负起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任;廊道规划后,规划区内室外平

8、均温度降低0・3°C,有效降低建筑空调负荷,预计生态园区整个降低建筑空调总能耗的5%o减噪除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