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结课论文

大学物理结课论文

ID:46416948

大小:8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大学物理结课论文_第1页
大学物理结课论文_第2页
大学物理结课论文_第3页
大学物理结课论文_第4页
大学物理结课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结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光现象地磁场对生命的保护摘要:我们知道,空气、阳光和水是生命的三大要素•但是,除了这些基本的要素之外,对于生命的发生和发展,还有一个几乎与此同样重要,对我们经常起作用,然而我们又无法直接感到的重要因素,这就是围绕着我们的地磁场,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有幸成为生命的摇篮,依仗于地球生成后的宙境和地理环境,众多的物理因素构建了生命物质的存在条件,也为地球生命提供了保护伞,它有效地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功不可没。关键字:保护作用、地球磁场、生命、健康极光是出现于星球的高磁纬地区上空,是一种绚里多彩的发光现象。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

2、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地球的极光是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无处不在的地磁场影响着我们生活,地球是个富有生命力的星球,它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释放着内部的活力。地磁场是地球最基本的物理场,地磁场似乎很深奥,感觉不到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的确,它不像空气和水对于人是那么习以为常。没有空气、水,或者空气、水被污染了,人们马上就有感觉。实际上,地磁场也像空气一样,人人都生活在其中。地磁场与空气的差别,最显著之处

3、是它不仅存在于地球表面及其周围,而且存在于地球内部和遥远的太空。如同空气一样,地磁场也随时问和空问的变化而变化,只不过它的变化极其缓慢,往往被人类忽视。古代中国人和希腊人最早知道天然磁石具有吸引力的性质。研究了磁石对生命健康的作用,古代枕磁枕百年耳不聋。地磁场在地球表面形成的磁层除了能保护地球的大气层不被太阳风吹走,从而挡住大部分宇宙射线和电磁辐射,造成地球上生命发生和发展的特定生态环境外,地磁场还直接作用于生物机体的内代谢过程。在地质历史上地磁场层多次发生倒转(即南北极翻转)。在极性转向时期,地磁场强度随之减弱,失去对大气层的保护作用。这

4、时不仅大气质量大量丧失,臭氧层也遭到更大的破坏,难以屏蔽大量有害宇宙射线的辐射。这就是地质历史上多次生物群体大规模灭绝都发生在地磁场倒转时期的重要原因。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近百年来地磁偶极矩减少5%,如果保持这个下降势头,再过2000年地磁场将完全消失。近期的究结果证明,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扩大和臭氧量的减少,可能是地磁俩极矩长期减少的一个直接结果,应该引起世人的注意。我们知道呼吸作用是由于红细胞在血浓循环过程中,将氧气送到组织,把二氧化碳带到肺部排出而实现的.但是,组织中毛细血管的直径大约为2.8X10米,而红细胞象一个两面凹陷的透镜,其

5、直径要比毛细血管大两倍,那么红细胞是怎样通过毛细血管的呢?原来,这一工作也是在地磁场的参与下实现的。由此可见,地球的磁场是真正赋与生命的重要因素巧妙的利用人工磁场对于维持和刺激某些生命过程也是完全可行的•现在,人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磁场对于生命的作用机制,磁疗在国外也被广泛地应用.磁场无论作为单独治疗,还是作为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治疗手段,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成功地应用磁疗,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以彻底了解磁场对于生物分子的作用性作用程度和功用.人们利用地磁场导航已经400年的历史了,现在发现鸽子、海鸥、蝙蝠和乌龟等大量动物都用地球磁

6、场来导航。地球表面以及近地空间的地磁场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性构成了不同地区的一种典型特征。利用这种特征来确定载体所在的地理位置。就是地磁导航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地磁导航具有无源性,与其他有源制导和导航方式相比,地磁制导与导航在军事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使用地磁制导的导弹抗干扰性能强,突防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地磁场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直到今天人们还在孜孜不倦的研究着,期待能用地磁场发电:研究地磁场和人的生理磁场的关系,通过心磁图和脑磁图观测,希望能用来改进人的大脑,为人类服务。然而人类才建立了400年的地磁场数据,还有更多的规律期待人们去

7、研究,为什么今天的地磁场在慢慢消失?为什么地磁的南北极每过一段时间要翻转?如果真的有一天地磁场消失了,人类又何去何从?也许在不远的将来那一层层神秘的面纱就会掀开,事实全部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参考文献[1]孟昭渊,李金刚•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可行性分析与实践U]・太阳能z2007X7).[2]范小春・电动轮椅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f1998,(4).⑶李国栋,一中华物理医学杂志,2(1980)16[4]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上海19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