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ID:46421389

大小:6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_第1页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_第2页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_第3页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_第4页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的愿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

2、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和发现。近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已经成为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因而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切入点”的问题意识的培养逐渐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1营造问题情景,让学生想问长期以来,“没有问题了”一直是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学生和家长共同追求的目标。其实,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没有问题,就不需要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进行探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首先采取措施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问题。1.1开展思想教育,学生在学习中

3、必须提出问题(1)提问题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学问”,首先要学会“问”O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如果没有问题,就没有进一步钻研的动力,就不会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也就不会进行创新,这个人将会碌碌无为。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就不会进行改革,国家就会逐渐衰弱。中国近代史就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2)用科学家的成功经历教育学生,只有发现并提出问题,才会取得成功。牛顿在林间散步时,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砸到了牛顿的头上。苹果从树上落下,大家习以为常,牛顿却就此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拉住苹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一个力

4、?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1.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问题提问题实际上是学生的天性,只要你找到打开学生问题宝库的钥匙,学生的问题就会象喷泉一样,喷涌而出。问题情景就是打开学生问题宝库的钥匙。在进行“透镜”的教学时,我们给学生两个透镜,让学生用手中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进行观察和实验,并且回答: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用手摸这两个透镜,发现一个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另一个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分别用这两个透镜观察近处和远处的物体,发现像的大小和“正倒”均不同。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两个透镜有什么不同?凸透镜看近处的物体时,像

5、为什么是正立的?在什么条件下凸透镜得到的像是倒立的?怎样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当凸透镜逐渐远离物体时,像的大小怎么变化?凸透镜成的像跟物体始终是相似的吗?凸透镜有哪些应用?凸透镜有哪些不足?生活中哪些情况下用到了透镜?1.3提问与考试挂钩,逼迫学生提出问题许多学生由于害羞不敢提问题,缺乏压力懒得提出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我们把提问题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项指标,要求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提出一个问题,并且把提出的问题写在课堂笔记上,每两周必须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全体同学提岀一个经过思考的问题。课堂笔记上的问题由物理小组长检查,课堂

6、发问有物理科代表记录和考核。这样,每到第二周的下半周,部分尚未提出问题的同学就抢着提问题了。1.4教学适当留白,让学生不断产生问题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袁先生的这段话和”没有问题的教育是教育的最大问题“如出一辙”,实际上揭示

7、了我国传统教育的“去问题教育”和美国“激问题教育”的观念差别。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乂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心中始终有问题,学习永远有动力。这样,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就要适当留白,给学生留有发现问题、提岀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听课的时候能产生新的问题。笔者在教授《物体的颜色》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又想到了哪些问题?学生就笫三个问题提出了多种答案。有的说,通过光的色散实验,我们知道白光可以分解为7种色光,那么在红光和紫光的外侧还有其他光线吗?有的说,

8、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红光和紫光外侧是否有光线呢?还有的同学说,今天我们用三棱镜做了光的色散实验,还有哪些器材可做这个实验?不同颜色的光线颜色为什么不同?这些光线有哪些性质不同?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敢问2.1教师以身作则,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榜样的作用永远是无穷的,教师始终是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