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ID:5585568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19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_第1页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_第2页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_第3页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_第4页
资源描述: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徐闻县徐城中学钟堪海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如果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问题走进课堂,切实发挥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以此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机关报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一、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首先,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创造安全的心理环境。如果班级里能够创出一种推心置腹的交谈思想的气氛,

2、学生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开展无拘无束的交谈。相反,如果缺乏这样的教学心理环境,学生没有心理的安全感,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不会再提出任何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尊重学生,实行民主教学,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教师还要创造氛围,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人人随时有提问交流的机会。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放开胆子提出自己的问题。-4-其次,淡化课堂权威,还给学生自信。要让学生敢于

3、提出问题,还要注意课堂上“权威意识”,树立学生的自信,这是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关键。传统教学中老师是以先知先觉的权威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教师的话是不容怀疑和违背的。教材更是专家学者审定的,应该奉为“金科玉律”。这种心理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于做听众,抑制了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阻碍了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因此,必须淡化权威意识,把自信还给学生。例如,在掌握我国资源状况的基本国情内容时,可以首先提出为什么需要保护?让学生尝试着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然后指出正是资源在人类生存、

4、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决定了它的地位的重要。但因一些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因此在利用资源时,应注意节约和合理利用。然后追问如何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引导学生答出纸张可以反复使用;废铁可以回收再利用;水可以节约;消费者在消费时注意保护环境,等等。再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敢于发问。兴趣可以激发人的求知欲,并对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参加的活动持积极的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重要条件。一般地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是: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热点问题;发生在学生周围和

5、身边的生活问题,都是学生喜欢积极思考的问题。教学中设置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一方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善于用自己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实际生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例如,在学习我国人口问题这一内容时,首先用多媒体呈现出在同学身边出现的一些人山人海的场面,然后提出问题;这反映出我国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这一人口现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目的、要求和意义是什么?计划生育政策是不是像西方国家所说的那样,

6、侵犯了人权,等等。学生通过谈论、争议、探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经过探究,化解疑问,达到明理的目的。二、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不敢提出问题是因为不会提出问题,抓不住问题的重点,在提出的时候怕会起其他同学的嘲笑。因此,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也是很重要的。首先,问题要有宽度。即设问应是大家普遍关注又迫切希望了解的问题。其次,问题要有广度。即设问涉及面要广,要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设问,有助于加强基本事实、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理解。再次,问题要有高度。设问应具有一定的

7、思想内容,体现思想教育,对提高我们思想道德水平有一定的帮助。如在讲授“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的过程中,提出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该怎么办的问题。再如,在讲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影响表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进一步启发学生:“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4-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所以,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是抓好科学技术现代化,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问题很好地把理论和实

8、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此外,问题还要有深度。即设问要精心设计,有助于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三、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从提出问题开始,从解决问题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需要讲究策略。1、浅显的问题学生自己解答。日常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大多提出的问题是一般性的问题,教师可以不急于解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