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ID:46426062

大小:6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3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_第1页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_第2页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_第3页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_第4页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痛(PHN)的临床特点,总结其易患因素及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23例PI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PHN患者,14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睡眠时间较入院时明显增加;5例患者疼痛轻度缓解;4例患者疼痛较治疗前无明显缓解。结论急性期不规范治疗和高龄是PHN易发因素,综合治疗对PHN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痛;综合治疗;老年人;预后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39PHN是带状疱疹

2、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通常被定义为皮疹消退后仍持续21〜3个月的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表现为皮损区的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及针刺样疼痛,并常伴冇失眠、抑郁、烦躁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PHN的病程一般1~3年,个别迁延3~5年或更久。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来诊本院23例PHN患者,男14例,女9例,>60岁21例,〈60岁2例。病前多有诱发因素:过度劳累、受凉、手术或化疗后等;就诊时疼痛持续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72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2

3、0例患者在急性期进行了抗病毒药物治疗,3例患者未进行正规抗病毒治疗。皮损及疼痛区头面部2例,颈部及上肢3例,胸背部占12例,腰、紙部及下肢占6例。370岁合并糖尿病11例,高血压10例,平均病程长。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或抑郁情绪的95%。1.2治疗及预后给予所有患者缓解疼痛、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接受系统药物治疗。治疗方案:①选用口服药物:抗癫痫药(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卡马西平);抗抑郁药物邙可米替林、多塞平、度洛西丁、黛力新);阿片类药物复合制剂或控缓释制剂;维生素B族。药物联合治疗时遵循小剂量起始、缓

4、慢滴定原则。②有7例期间接受了1〜3次神经阻滞治疗。③心理治疗:专科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在完成程序化疗后进行PHN的疗效评估,近期疗效随访期6〜12个月,远期随访期3~4年。追踪疗效和复发情况。2结果14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睡眠时间较入院时明显增加;5例患者疼痛轻度缓解;4例(均$70岁)疼痛较治疗前无明显缓解。10例患者停服所有药物;13例间断服用>1种相关药物。3讨论据统计,PHN患病率和发病率据国外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显示,PHN患病率为0.07%,发病率为3.9/10万〜42.0

5、/10万。PHN的发病率与隹龄呈止比,一般50岁以上人群易感[2]。PIIN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急性发病期的剧烈疼痛、感觉神经损伤程度、情绪心理和异常、疼痛的前驱症状、严重的皮疹、糖尿病、营养不良和免疫缺陷等。但其中最直接相关的高危因素还是高龄,83%的PNH患者都>50岁[3]o治疗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老年人群生理特点,坚持有效、适度和生理功能干扰少的治疗原则[2]。对老年PHN患者药物治疗需注意:①小剂量开始:治疗PHN的药物多数有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止相关,从小剂量开始,在

6、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的情况下逐渐增量至症状缓解。②足量用药:每种药物应逐渐增量至治疗窗的上限才能判断药物的治疗效果。③长期用药:PHN疼痛持续时,以能使疼痛缓解的最小有效剂量维持使用,少数患者的药物治疗可能长达数年甚至终生。④PHN伴发睡眠障碍、焦虑及情绪失常等症状须积极治疗,这对预后转归非常重要。⑤复合用药:单药疗效不佳的患者需复合用药,如抗癫痫药加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加曲马多或阿片类药物等,但药物的不良反应也会叠加,因此在使用时应遵循小剂量开始和缓慢滴定的原则。⑥加强PHN患者的健康教育。应告知其治疗策略的优势

7、和潜在副作用,以及PHN的迁延性、规律复查和在医师指导下科学用药的必要性。⑦除口服药物,屮、重度PIIN可用神经阻滞治疗。另外,带状疱疹急性期治疗不规范与PI1N发生密切相关。滥用不必要药物,不仅不能有效控制症状,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可造成对患者的损害。不规范治疗常见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抗病毒。乩用药时机不当。发病72h内应用抗病毒药物是最佳时期,早期及时抗病毒治疗十分重要,>1周使用多无价值。b.疗程不够。目前一般观点认为带状疱疹发病后抗病毒药物持续使用时间应>2周[4]。c.给药途径不当。阿昔洛韦静脉给药有诱发

8、肾衰竭的危险。泛昔洛韦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平稳为常规首选。d.药物选择不当。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和伐昔洛韦是抗带状疱疹病毒的主要药物。更昔洛韦主要针对巨细胞病毒感染,口常发生免疫抑制、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5],不适合用于带状疱疹患者。②激素:对老年和眼受累患者,早期给予中等剂量泼尼松(20〜40mg/d)10〜14d,有缓解神经痛及预防PIIN等作用[6]。激素使用不当:比有皮肤溃疡者,长疗程、大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