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治疗小儿咳嗽经验研究

对治疗小儿咳嗽经验研究

ID:46427951

大小:7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对治疗小儿咳嗽经验研究_第1页
对治疗小儿咳嗽经验研究_第2页
对治疗小儿咳嗽经验研究_第3页
对治疗小儿咳嗽经验研究_第4页
对治疗小儿咳嗽经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治疗小儿咳嗽经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治疗小儿咳嗽经验研究[摘要]咳嗽是小儿常见证候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节为多。笔者认为应在认清病因、病机的基础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注重寒温并用,清润结合,宣中有降,兼顾利口,多法并用,灵活用药,常可速效。[关键词]小儿咳嗽;经验;辨证1前言咳嗽一证,历代论述颇多,《素问》有叩亥论'一篇,专门讨论咳嗽的机理及脏腑分型。《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云「咳渭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气,咳而为嗽也「清代陈飞霞在《幼幼集成•咳嗽证治》中说的更为简洁

2、:'‘大抵咳嗽属脾肺者居多,以肺主气,脾主痰故也。”所以咳嗽的总病机为肺失宣降,脾湿生痰。而引起肺失宣、脾生痰的病因则有风、热、寒、湿、食等多种。如

3、=

4、《幼科发挥•肺所生病》曰:叩亥嗽有二,风寒外感者,痰饮者。”《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咳嗽门》曰「肺病咳嗽有痰声,有声无痰咳之名,有痰无声谓之嗽•为病寒热食与风。”二者对咳嗽的病因做了较全面的论述。笔者认为小儿咳嗽以外感较多,内伤较少;实热证多,虚寒证少。2小儿咳嗽特点笔者认为小儿咳嗽与成人咳嗽相比既有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性。小儿无七情六欲所伤、宿疾缠绵之患,又因其稚阴稚阳的生

5、理特点,使得小儿咳嗽表现为2个特点。2.1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廣理疏薄,肺气虚,卫外功能较差,又寒暖不能自调,难以适应外界的气候变化,易为外邪所侵袭,且均可致肺气郁闭、宣肃之令不行而咳嗽。外邪有六淫之分,症状有寒热之别,治当有辛温、辛凉之不同。常谓“非辛温无以透表,非辛凉无以解表热”。对外感风寒或寒热夹杂而寒多于热者,则治以辛温为主,佐以辛凉.反之亦然。

6、=

7、22小儿脾常不足,消化功能薄弱,又饮食不知自节,食伤脾胃,水谷不能化生精微,酿成痰浊,上贮于肺,痰阻气道,肺气失宣而咳嗽,正如《内经》所云「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若

8、脾虚日久,必损及肾,肾虚则不能摄纳,导致咳喘日久难愈。所以对于久咳小儿当以调补脾肾为主。3临床辨证论治特色3.1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用药临床中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咽炎、支气管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支原体肺炎等多种疾病均以咳嗽为主症,治疗时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用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以风热咳嗽比例居多,笔者常用杏仁、麻黄、毛冬青、僵蚕、法半夏、浙贝母作为基本方,以宣降肺气、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止咳化痰。随症加减:舌苔白滑者,去浙贝母;舌红、少苔者,去法半夏;舌红、苔黄、咽红明显或咽痛者,酌加鱼腥草;动辄汗出、夜汗

9、多者,去麻黄;伴有轻度发热或有余热,症见黄稠涕,或勝多,或舌红有芒刺者,常合桑菊饮加减;汗多但无热者,可酌加太子参、五爪龙、五味子。若伴随中、高度发热者,此时应急则治其标”,解肌退热为治疗之重,笔者常用柴胡、葛根、土牛膝、岗梅根、香驀、川厚朴、扁豆花、连翘、石膏作为基本方,以发汗解肌、清热解毒、除湿生津,热去则肺易清,湿化则痰易消。过敏性咳嗽者咳嗽常迁延几月不愈,或愈后遗有轻微干咳,伴见夜汗频出湿衣,头颈背部尤甚,白天动辄汗岀。笔者常以止嗽散为基本方,若见舌红、少苔者,酌加生脉散,用太子参代替人参,加五爪龙益气固表止汗。笔者

10、治疗此病咳嗽常舍僵蚕,因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体,作为异体蛋白和大分子生药,对人体(尤其高敏者)易成为抗原而致敏。故常以钩藤代替僵蚕,起到祛风化痰止咳的作用。支原体感染性肺炎致咳者咳嗽时间久,痰多,肺炎支原体抗体(+);支气管肺炎者肺部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痰呜音。笔者治疗这两种疾病咳嗽时常选用千金苇茎汤加减,以杏仁易桃仁,增强降肺止咳之功。肺热者酌加天竺黄、鱼腥草、尊茁子清泻肺热,气阴两虚者酌加北沙参、五爪龙益气养阴。针对不同疾病,笔者治疗用药时往往不仅局限于汤药,还善于配合使用中药

11、制剂或西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伴鼻塞、流涕可配合小儿伪麻美酚滴剂(艾畅);咽炎咳嗽伴有咽痛、声音嘶哑者,可用克感利咽口服液;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者,常用赛庚D定、马来酸氯苯那敏、氨漠特罗口服液、希舒美冲剂;喘息性支气管炎者,常用头抱类、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氨茶碱;过敏性咳嗽者常用酮替芬、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临床尤其应注意"急则治其标”,临床表现为呕吐、高热者,不宜先用汤药。高热不退者,恐防抽搐变证,宜先输液;呕吐者常用头翘咲辛钠、维生素B6o对于发热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的细菌性感染者,选用头抱咲辛钠

12、和热毒宁或痰热清、维生素B,对头抱类过敏者可选阿奇霉素片(芙琦星);发热伴中性粒细胞下降、淋巴细胞升高的病毒性患儿选用病毒瞠、痰热清,并可酌情配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加强抗炎作用。此外,高热、部见有脓点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者,同样应先予输液以治其标,随后配合汤药标本兼治。3.2辨证尤重望诊,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