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解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分析

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解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分析

ID:46429501

大小:6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解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分析_第1页
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解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分析_第2页
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解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解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宫腔镜下巫度宫腔粘连分解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分析[摘耍]冃的:对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抗粘连方法的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2008年9月5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粘连程度均经宫腔镜检杏确诊为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防粘连的方法分别为球囊加置环加透明质酸钠组(A组)和球囊加置环组(B组)。观察两组术后1、3、9个月其月经恢复及宫腔形态变化情况。结果:A组宫腔再粘连率低于B组(P〈0.05),月经恢复正常率高于B组(P〈0・05)o结论:透明质酸钠対预防宫腔再粘连效果明显。[

2、关键词]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粘连分解;透明质酸钠[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3-7210(2010)01(c)-033-02宫腔粘连(intrauterineadhesion,1UA)是妊娠子宫损伤后形成瘢痕所致,绝人部分由刮宫引赳创伤多发生在产后或流产后1〜4周因过量出血而刮宫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闭经、月经过少、周期性下腹痛。Valle和Sciarra依据HSG和宫腔镜联合检查结果将粘连按严重程度分为3度[1],轻度:粘连薄,由基底层子宫内膜组成,宫腔局部粘连或广泛粘连;

3、屮度:纤维肌肉粘连较厚,仍被覆子宫内膜,宫腔部分或局部闭锁;重度:仅有结缔组织无子宫内膜,宫腔部分或全部闭锁。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TCRA)是直视卜•有针对性地分离或切除宫腔粘连,使患者术示恢复正常月经周期,改善与提高妊娠率,因而已成为治疗宫腔粘连的标准方法[1]。但是行TCRA术后防止宫腔再粘连问题成为妇科医师努力寻求解决的问题。木文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复诊资料,对两种防粘连方法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4年4月〜2008年9月58例

4、住院患者,其宫腔粘连均经宫腔镜检杏明确诊断为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均无宫腔镜手术禁总证,根据其术后防粘连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29例,平均年龄28.5岁,为球囊加置环加透明质酸钠组;B组29例,平均年龄28.9岁,为球囊加置环组。两组平均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材料我院手术器械采用奥林帕斯公司宫腔镜。宫腔镜检查及手术过程均在B超监护下进行,以5%葡萄糖溶液为膨宫液(患者均无糖尿病),球囊选用14Fr-10ml双腔气囊导尿管,宫内环选用带尾丝T形环。1.2

5、.2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均行各项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均于术而3d行阴道擦洗,前1d晚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200ug软化宫颈以扩张宫颈口,禁食、水6h,膀胱充盈。1.2.3手术过程选用椎管内麻醉,収膀胱截石位,常规络合碘消毒外阴及阴道,在B超监护下探测宫腔深度及方向,再用宫颈扩张棒逐号扩张至10号膨宫压力选择110〜120mmHg(lmmHg=0.133kPa)。两组患者均在B超监护下按宫腔锐常规操作,均采用环状或针状电极电切法。分离后均可见宫腔形态、大小基本正常,双侧输卵管开口清晰可见。A组手术时间23〜4

6、5min,平均28.3min;B组手术时间21〜49min,平均27.6min,两组手术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o术毕均留置尿管6h,并于宫腔内放置14Fr-10ml双腔气囊导尿管,剪去球囊顶端部分便于引流,球囊内充水3〜5ml,以不脱出宫腔为准。A组宜球囊后,于另一腔注入透明质酸钠2ml并封闭尿管以防外流,于术后5d収出尿管并同吋置T形节育器。B组置球囊后同时接引流袋持续开放便以引流,5d后拔出球囊并同时置节育器。两组均于术后防感染治疗3d,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人工周期3个月。1.3

7、随诊情况所选患者均按要求进行随诊,门诊病历记录其月经恢复情况,宫腔镜下宫腔恢复情况,是否发半再次粘连。月经恢复者均于人工周期3个月后复查宫腔镜时根据英是否有生育要求决定是否取出宫內节育器。宫腔形态正常或基本正常者于术后9个月再次复诊,了解刀经情况并行宫腔镜检杏,了解宫腔情况。1.4疗效评价其评价标准如下[2],治愈:月经恢复正常,宫腔镜下宫腔止常,内膜表面光滑,双侧宫角或输卵管开口清晰可见;有效:月经量增多,但仍较既往减少,宫腔镜下宫腔基本正常,即较术前明显增大,但仍可见部分粘连;无效:月经未恢复,

8、宫腔镜卜•宫腔与分离前无变化。1.5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2结果术后1、3个刀A纽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率及刀经恢复止常率均明显高于B纽(P〈0.05)。术后3个月宫腔形态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者于9个月再次检查,A组粘连率仍明显低于B组(P<0.05),月经无明显变化者B组高于A组(P<0.05)。见表1(月经无明显变化是指和术前相比)。3讨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是目前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措施,对•于轻、中度宫腔粘连于术后放置节育器及人工周期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