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浅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浅谈

ID:46430275

大小:9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浅谈_第1页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浅谈_第2页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浅谈_第3页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浅谈_第4页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浅谈教育管理马晓敏内容摘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耍的作用,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观念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就必须更新滞后的教育。事实证明,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在家校教育屮,建立起全新的、和谐合作关系,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关键词:交流沟通合作互动%1.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一)、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但家庭也有教育的职责和义务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学校教育在体现政治意志、宗教观念、道德取向、人生价值追求和做人的原则等方面,在传

2、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方面;在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人从婴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都是谁在影响着他的成长,都是谁在管理和促进他各方面的发展,他的性格、能力和信念及责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坏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來的。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在学校是一名学生,同时他也是家庭中的孩子,一个社区的人。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在影响着他的成长。(二)、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但家庭教育更不可忽视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学校教育只是其屮的一个部分,家庭、

3、祉会及他本人的教育功能各有特性,是不可轻视和无可替代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一个人首先接受教育,而且又可以对其终生施教的地方。“养不教,父Z过”。正是说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家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系统、专业,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人格、意志、是非观念和品性等方面的影响是学校教育远不能及的。我们常常发现有好些父子俩和母子俩走路的姿势,说话的风格都很相近。这样的事实就足以证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何等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长期的教师,是终生的教师!家庭是一个人出生以后的第一个

4、生活环境,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长,其身心成长关键在家庭,对孩子影响最深的人往往也在家庭。因此,家庭教育在家务劳动,青春期的教育,个性意志的形成,生活习惯,道德行为的养成等方面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二、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充分、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一)、加强联系,明确家校合作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意义上教育观念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家庭教育观念更新的滞后与学校教育的与时俱进形成反差;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家长接受新事物的热情低于学生等直接反映在学生的言行之中。针对以上几种现彖的出现,我们提出构建学校

5、教育和家庭教育互动发展的模式。虽然地处农村,可现在的家长都比较年轻,都比较关注孩子的成长,可是家长们毕竟能力有限,且接受新生教育信息比较闭塞,这就阻碍了家庭教育的有利发挥,于是我们决定每学期至少印发两份致家长信,向家长解释学校政策,宣传具有时代感的教育合作意识;或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个案与家长共同研讨处理……这样,无形中和家长在教育的方向上达成共识,使作为参与者的教师与家长教育观念、行为指导和结果达成协调统一,在此过程屮以全新的视角看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大环境,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带动教师和家长

6、的共同发展;改善人的成长环境。C)、加强沟通,深化家校合作的意识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为了整合家校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川,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不可忽视的是家访。家访耍彻底的改变理念,改变以往的告状式,要知道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于是即使是针对问题孩子,也本着爱护孩子的自尊的原则,家长和老师要从家庭教冇和学校教育的角度分别查找教育的弊端,为了孩子的发展而和家长共同寻求恰当的教育方式,让教育对于某些孩子来讲恰倒好处的施展。其次是电访。我在电访的过程中,多数是有喜事要和家长分亨,人

7、到某些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小到某些问题孩子的一点进步,这不仅是分享,更是对孩子、对教育的一种肯定。第三,书信往来也是农村家校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在农村,电脑述是新鲜事物,没法和家长进行网络沟通。家访又不是很方便,有些问题不是一两次家访就能解决问题的。由此我在班级设立了“书信接龙”,就某个问题学生、某些突发事件、某些新的教育理念,用连续书信的形式和家长不间歇的交流,对问题学生的转变、突发问题的解决、新教育改革观念的渗透都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和王凯的家长进行的“书信接龙”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王凯是一个由于学习很吃力被父母强烈要求留级的1

8、2岁男孩。留级以后,他的学习依然照

9、口,没有一点起色,能够感觉到,他父母已经对他丧失了期望,更重耍的是他不仅在学习上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而且表现在任何方面都显的那么的不自信。作为班主任,我很心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