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

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

ID:46442919

大小:7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3

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_第1页
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_第2页
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_第3页
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_第4页
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97年10月-2011年"月收治的3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临床症状、体征、处理方法及造成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31例均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28例,死亡3例。致死原因为胰痿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胰痿和胰腺假性囊肿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对SAP早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优势。【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西医结合doi:10.3969/j

2、.issn.1674-4985.2012.23.071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起病急,进展快,临床病理变化复杂,早期即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和多器官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MOF),病死率高达20%-30%[1]o因此,尽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做出诊断,选择合理治疗方法,以提高治愈率。国内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SAP疗效明显优

3、于单纯西医治疗[2]。笔者所在医院1997年10月-2011年11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31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26例,女5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2.6岁。按照中华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提出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中SAP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3],SAP的APACHEII评分8~20分,平均12.8分;BalthazarCT分级:3分4例,4分18例,6分9例;严重度分级:I级无脏器功能障碍者6例,II级有脏器功能障

4、=

5、碍者25例。致病原因:酒精性X例,

6、胆源性10例,暴食饱餐性6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4例。1.2诊断本组确诊29例,误诊2例。1例误诊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手术治疗,术后腹痛剧烈并肩背部疼痛加重,引流液淀粉酶显著升高,于术后24h再次手术,予以胰周置管彻底引流后治愈。另1例误诊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患者腹痛加重并向肩背部放射,血、尿淀粉酶异常升高,于术后48h再次手术,予以胰周引流术,结果发生腹腔脓肿并胰腺假性囊肿形成。1.3治疗治疗首先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吸氧,补

7、=

8、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抑制胰腺外分泌,改善全身及

9、胰腺微循环,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及应用广谱抗生素,密切观察血液流变学及心、肺、肝、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以复方大承气汤为主:大黄30g,厚朴10g,炒莱號子10g,枳壳10g,桃仁20g,赤芍10g,芒硝20g,水煎250ml,经胃管注入,2次/d。如病情好转不明显,再以此汤剂灌肠,2次/d,病情好转后给予活血、补气、养血为主的中药口服。芒硝100-200g装入纯棉布袋中,敷于左中上腹,每12小时更换1次,7d为一疗程,连用2〜3个疗程。如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立即手

10、术,行胰腺被膜切开、胰腺坏死组织清除、腹腔置管冲洗引流术。本组保守治疗治愈26例,手术5例。2结果本组治愈28例,死亡3例。2例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左1例因胰痿致感染,腹腔反复出血死亡。本组发生胰痿8例,保守治疗治愈6例,2例分别于术后6个月手术,行痿管-胃、痿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胰腺假性囊肿3例,于术后6个月经二期手术囊肿内引流治愈。腹腔脓肿3例,肠梗阻5例,切口裂开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3讨论3.1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诊治非常复杂,容易误诊和漏诊,主要由于以下原因所致:(1)胰

11、腺解剖位置位于腹膜后,有胃和十二指肠等脏器覆盖,炎症早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2)常合并其他脏器疾病,使胰腺炎症状被掩盖,混淆诊断,延误治疗。(3)患者就诊时临床医生检查不全面,忽略血、尿淀粉酶检查。(4)腹部B超检查简单易行,并可重复进行,但易受胃肠内气体的干扰而影响诊断,CT检查对胰腺炎的诊断较B超检查更有意义,但在病情早起临床医生一般忽视CT的采用。本组误诊2例,教训深刻。因此,出现下列情况者应考虑SAP的可能。(1)上腹部疼痛病史,尤其是左上腹部疼痛伴肩背部放射痛。(2)动态监测血、尿、腹腔渗液淀粉酶持续

12、升高,尤其是腹腔液淀粉酶明显高于血、尿淀粉酶时,应警惕主胰管断裂可能。本组腹腔穿刺液淀粉酶阳性14例,其中2例出现高血性淀粉酶而提示SAP。(3)B超、CT检查发现肾前筋膜增厚、局部呈弥漫性胰腺肿大伴CT值降低,胰周水肿或液体积聚,应考虑SAP可能。(4)有腹部包块,偶见腰胁部皮下淤斑征(Grey-Turner征)和脐周皮下淤斑征(Cullen征)。(5)并发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障碍,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