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ID:46444296

大小:6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3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_第1页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_第2页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_第3页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_第4页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摘要】教师职业倦怠作为教育领域内的研究课题之一,三十多年以来一直引起该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木文以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为研究主题,试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及国内相关研究模式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旨在通过形成对英语教师倦怠现象的有机认知,提出化解教育领域内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方法,以期为更好的教育实践提供启示。【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有机认知教育实践【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032-02自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

2、洛登伯格首次提出“职业倦怠”以来,这一概念在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内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职业倦怠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无法应付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工作者身心耗竭状态”。教师作为服务行业大军中的一部分,其职业心理状态等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木文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以及职业倦怠研究模式进行综述分析,把教师主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从而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全面认知。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作为有机整体的教育者,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因为不同的研究视角而众说纷

3、纭。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中,不同的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具有不同的理解。按照倦怠不同的发展阶段,职业倦怠的概念可以分为成因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症状性定义。基于本文的研究内容,作者将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进行概念释解。通过描述职业倦怠的表现以及引起该表现的相关因素形成职业倦怠在静态角度上概念内容的认知。Pines和Aronson将其定义为“个人对情感要求的情景的长期卷入而导致的一种身体、情感和心理的耗竭状态”。静态角度的概念描述对于职业倦怠的判断、性质分析具冇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职业

4、倦怠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不能在定义中凸显出来。Rtzion认为职业倦怠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开始时没有任何警告,一旦达到一个特殊的临界点,个体就会突然感觉大耗竭,并口能把这种破坏性的体验与任何特殊的应激事件联系起来”。动态视角的定义强调职业倦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静态和动态视角的概念共同构成研究职业倦怠的冇机整体,事实上,研究者大都不再强调某一和度的研究,而是把两者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动态与静态互补共存的定义。基于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国外学者Byrne总结出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为“工作满意度低

5、、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等不良身心表现。国内研究者董淑花、黄依林指出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在情绪衰竭维度上还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在工作中持续的疲劳感,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引起的挫败感加剧,最终出现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状态。教师职业倦怠已作为典型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的一种,已给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危害从教师的社会职责来分析,教师在学校充当着学习的指导者、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保健者和教育科研人员等

6、角色。因此在教育事业中,教师作为一个有机体,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对教育事业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个体所持有的各种态度都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的”,虽然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千差万别,但通常主要随着主客观因素的改变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具体说来,包括教师个人及牛活背景、社会和学校等三方面的原因。而学校因素又包括了人事组织和学生、教学情景等方面。木文以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对山于教师职业倦怠引起的相应危害进行梳理,进而引起教育者和管理者的注意,并为寻求相应的应对举措开展综述分析。1.个人

7、背景方面的职业倦怠原因作为个体的教师首先会由于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质而对所从事的职业具有不同的认知。根据艾森克的整合理论,人格可以由两个维度来描写:一个是内向和外向,一个是神经质倾向。如图1所示,不同的人格倾向形成一个连续体。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教师在社会和学校的期望下会形成不同的心理反应。如粘液质和抑郁质性格的教师认为控制力较多来源于外界,一方面情绪较为稳定,但在教学活动中却容易处于被动境地,而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胆汁质和多血质特质的教师更具有社变性和活力,能够较好地主动适应外在环境,不足之处在于情绪会有

8、比较大的波动。利思伍德认为人口统计变量,比如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教育过程、教师经验和对教学的情感都将对教师的职业倦怠产生影响。通过加强心理保健与调试、提高教师的薪金待遇以及进行入职培训等方法,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是减少职业倦怠的冇效途径。2•社会方面的职业倦怠原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作为教育事业中的教师也不例外。一般说來,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然而随着侍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巨大变迁,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社会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