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構建綠色稅制問題探析

我國構建綠色稅制問題探析

ID:46454740

大小:7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3

我國構建綠色稅制問題探析_第1页
我國構建綠色稅制問題探析_第2页
我國構建綠色稅制問題探析_第3页
我國構建綠色稅制問題探析_第4页
我國構建綠色稅制問題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國構建綠色稅制問題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國構建綠色稅制問題探析摘要:我國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令人擔憂。;綠色稅制作為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在許多國傢的環境保護過程中發揮瞭重要作用,如法國、;美國等均建立瞭比較完善的綠色稅制。;目前,我國的稅制框架中雖然包含瞭一些綠色稅種,如資源稅、;消費稅等,但在設計、;征收與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政府和公眾還沒有充分認識到綠色稅制在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因此,樹立新的稅收觀念,建立與完善我國綠色稅制勢在必行。;關鍵詞:綠色稅制;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分類號:F812.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

2、1X(2007)11-0037-02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早已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註,從20世紀70年代起,一些國傢就開始采取稅收手段,即綠色稅制保護生態環境。;綠色稅制是一套規范的、;系統的、;具有環保特征的稅收制度安排。;建立綠色稅制,可以扶持綠色經濟行為,促進資源環境保護,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一、我國綠色稅收的征收情況我國環境污染非常嚴重。;世界銀行環境與經濟專傢發表的《關於中國環境污染狀況的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大城市的環境污染狀況目前是全世界最嚴重的,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有10個在中國&#

3、65377;因此,建立綠色稅制、;加強環境保護已經刻不容緩。;多年來,我國為防治環境污染做瞭大量行政工作,同時,采用綠色稅收限制污染的舉措已初見成效,包括排污費、;消費稅、;資源稅、;車船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土地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綠色稅種,在治理環境污染方面起到瞭一定作用,其中,消費稅份額最大,歷年來均占綠色稅收總額的50%以上。;根據稅收原理,對污染環境的消費行為,可以通過征收消費稅的方式,提高其生產成本,進而提高消費成本,鼓勵健康消費和綠色消費。;我

4、國的消費稅尚有一部分稅目不具有綠色稅收性質,2006年4月1日起實行的修改後的消費稅進一步融入瞭綠色稅制的理念,對高耗能或資源型行業提高稅收,如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以5%稅率征收消費稅;鼓勵高耗能行業中低耗能產品的發展,如提高大排量汽車的稅率,對具有節能、;環保特點的汽車實行一定的稅收優惠。;與此同時,黑龍江省自2006年4月1日起,煤炭資源稅首次上調,由每噸0.5元和0.6元上調至2.3元。;資源稅上調將會提高開采成本,抑制資源的過度開采與浪費。;總體上看,我國的綠色稅收起步相對較晚,稅種設計零星分散,在環境保護方面作用

5、甚微,雖然各稅種歷年來均呈上升趨勢,但其升幅仍然低於稅收總額的增長速度,綠色稅收在稅收總收入中的比例呈下降趨勢,從1995年的15.9%下降到2005年的12.6%,因此,建立完善的綠色稅制已成為當務之急。;二、我國建立綠色稅制存在的問題1.我國的綠色稅種較少,尤其缺少環境污染稅、;環境保護稅等環保專門稅種。;如法國、;英國、;美國等征收水污染稅、;二氧化碳稅、;垃圾稅、;硫稅等。;2.現有的綠色稅種對環境保護的調節力度不大。;如資源稅,由於征稅范狹窄、

6、;稅率過低,對資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顯的調節作用。;這與我國資源短缺且浪費現象嚴重的情況極不相稱。;3.排污費的征收制度不合理。;目前,我國控制污染主要依靠排污收費,但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許多缺陷。;首先,收費標準不科學,按照單一污染物的超標排放量收費,不超標不收費,結果一些綜合污染濃度較高的企業造成的污染更嚴重,單一指標卻達不到收費標準。;其次,排污費管理體制不合理。;排污費收入主要歸地方財政支配,削弱瞭中央對排污費的調控能力,結果大部分排污費被用於環保部門自身建設,無法發揮其應有的環保作用。;更有甚者

7、,有些地方環保部門為瞭自身利益,重視籌資數量勝於控制污染,大大降低瞭排污費對環境污染的調控力度。;1.涉及環境保護的稅收優惠比較單一。;目前,我國主要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中,對於使用廢液、;廢氣、;廢渣等廢棄物為主要原料進行生產的,在一定時期內給予稅收減免優惠,在環境保護方面缺少靈活性和多樣性。;三、建立與完善我國綠色稅制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國稅制設計中缺乏綠色稅制的理念,綠色稅種的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