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42例临床观察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42例临床观察

ID:46455056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3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42例临床观察_第1页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42例临床观察_第2页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42例临床观察_第3页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42例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42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42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对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机对42例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结果42例患者经过24〜48h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上机前与上机后比较,Pa02、PaC02、Sp02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3.2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研究及治疗主要仍集中在炎症方面,因为支气管哮喘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重症哮喘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可得到缓解,但也有

2、部分患者由于进行性加重的气道炎症,虽应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但疗效欠佳,支气管痉挛加重,气道内广泛痰栓形成,甚至出现严重的气道阻塞和呼吸衰竭,患者意识恍惚,甚至昏迷。此时,及时应用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改善通气,纠正低氧血症,降低呼吸作功,消除呼吸肌疲劳,并有利于吸痰,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但操作起来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上机的时机,插管的问题,上机后的人机对抗问题,并发症问题,医疗费用高,一般家庭无法承受等,往往使医生的选择更为复杂和棘手。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技术是一种操作简便、迅速,能有效地纠正低氧

3、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非创伤性机械通气方法,国内、国外学者已将此项技术应用于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抢救,并取得一定疗效[6],为临床治疗赢得了时间。在重症哮喘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时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目的有:(1)减轻呼吸困难;(2)增加病人的舒适度;(3)减少自主呼吸功;(4)使气体交换改善或使其稳定;(5)减少并发症;(6)避免气管插管;(7)避免所需气管插管的延误。在重症哮喘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时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标准(至少有以下2项):(1)临床标准:中至重度呼吸困难,伴呼吸频率>25次/分,>30次/分(I型呼吸衰

4、竭),辅助呼吸肌的应用和胸腹矛盾运动。(2)血气指标:中至重度酸中毒(PHV7.35)和高碳酸血症(PaC02>45mmHg),Pa02/Fi02W200。排除标准:呼吸骤停、心脏血管功能不稳定(低血压、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没有控制的心肌缺血)、严重多病变、严重上消化道出血、气胸未排气和呕吐[7]。3.3研究体会本研究对42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析,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新尝试。应用标准是临床应用NPPV的起点,是“开窗”标准,更轻的病例可通过常规内科治疗和氧疗解决,没有必要应用

5、NPPV;排除标准是应用NPPV的终点,也是“关窗”标准,不应该把符合任何一条排除标准的病人再列入应用NPPV的对象。在治疗中发现,无创呼吸机用于重症哮喘的抢救效果是切实有效的,多数患者短期内症状明显改善;口鼻面罩对于重症哮喘患者比较合适,因为此时鼻面罩患者不能配合;压力支持要由低到高,逐渐升高,便于患者接受和适应。上机后的观察重点在PaO2、PaC02与意识状态的改善,改善过程有时要一定时间,不要过早判断,2〜4h较为合适。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同时,应强化补液、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总之,正确使用无创

6、呼吸机,使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又多了一个强有力手段,有待于临床进一步实践应用。参考文献[1]全国无创机械通气协作组.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680-684.[2]王辰,商鸣宇,黄克武,等.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212-216.[1]张志远,陈萍,戚好文,等.重症哮喘机械通气治疗指征的探讨.中国全科医学,2006,9:973-975.[2]陈荣昌.严

7、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正压通气治疗.中华结核和呼吸科杂志,2004,2(5):294-296.[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肪治指导(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138.[4]张爱莉,龙威,邓星奇,等.危重支气管哮喘机械通气治疗体会.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3,2:242.[5]俞森洋,蔡柏蔷.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哪些?呼吸内科主治医生660问(第2版)2009,4180-181・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

8、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