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ID:46455343

大小:914.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23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_第1页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_第2页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_第3页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_第4页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1894——1895年)(04上海30)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问题:(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1896年。(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甲午战争失败或《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强占台湾。(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或爱国之情。中国人历来把那个小岛看做是一块没有开化过的蛮荒之地,只不过秦时从中国本土去了几对男女,才让岛上有了人烟。从唐开始,帝国的土地上就能看到从

2、那个小岛上来的人,除了学经的和尚之外,就是手拿竹棍的“浪人”和鬼鬼祟祟的小偷。明时,中国人干脆称日本人为“倭人”。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恰恰是这些“倭寇”最深刻地让中国人知道了什么叫做耻辱。——王树增《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梁启超:“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后始。”陈独秀:“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稍有知识者多承认了富强之策。”背景必然经过惨败结果马约影响重大帝时代;日国策;西支持;中腐败;朝时机。时间:1894--1895标志:丰岛海战-不宣而战战役:平壤-黄海-辽东-威海(舰灭)一厂二亿三岛四埠对中大

3、灾难:侵华新阶段,半殖大加深;新觉醒:维新革命、义和团;资初发。对日:推进近代化,进入帝强行列。对朝:沦为日本独占半殖民地。远东:列强掀瓜分狂潮,争夺剧烈。台湾斗争徐骧;刘永福—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重要组成部分败因:封建制度腐朽欲先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然后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征服中国。“大陆政策”中日本政府曾做过哪些尝试?征韩侵华——请思考:日本政府制定的“大陆政策”: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台湾,虽未得逞,但却尝到了甜头。特别是中法战争造成的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更加刺激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于是加紧扩军备战。清政府日本帝国主义默许纵容提供契机积极扩张蓄

4、谋已久避战求和腐朽落后朝鲜(东学党起义)(根本)(直接)甲午战争战争爆发的原因丰岛甲午中日战争经过平壤旅顺威海卫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返回丰岛开战平壤叶逃黄海邓烈辽东城惨威海舰灭黄海大战后,实力尚存。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威海卫之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军败局已定,洋务运动破产。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李鸿章:伊藤博文:香港岛辽澎台及附属岛屿2100万银元二亿两白银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开设工厂3000万两内容《南京条约》《

5、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口其它增多增加深入新增趋势协定关税严重破坏领土主权;刺激瓜分野心,引起划分实力范围狂潮;祸害延今。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日本利用来发资,海军,教育。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求,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危害一厂二亿三岛四埠1905年,慈禧70大寿,章太炎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更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全逢万岁祝疆无。日本中国事件明治维新洋务运动内容全面学习西方政治经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结

6、果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仍是封建专制,更加腐败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日本代表的是近代进步势力,中国则是传统守旧势力的主要代表。甲午战争就是进步和守旧势力的一次交锋,是文明和野蛮国家的较量。日本获胜恰恰象征了进步文明的凯旋。——伊藤博文总结:甲午战争发生必然-日西中朝。经过四役-平壤、黄海、辽东、威海。马约四点-一厂、二亿、三岛、四埠。危害新段-领土被瓜分;赔款控命脉;开口深内地;设厂阻资发。从军事上看,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年,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

7、(中国还有广东、福建水师)。日本常备陆军22万人,总兵力不到中国的一半。从经济上看,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中国一样并不强盛。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比较中国失败的原因社会制度落后清朝统治腐败避战求和政策清军防务松弛官兵临阵脱逃武器装备落后中国(主观)日本(客观)制度先进准备充分战斗力强

8、情报准确列强支持帝国主义们的心情是矛盾的:他们希望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