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word教案

2013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word教案

ID:8582986

大小:29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2

2013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word教案_第1页
2013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word教案_第2页
2013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word教案_第3页
2013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3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考试内容】甲午战争的时间及结果A;《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B;反割台斗争A【练习】一、选择题1.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地区是A珠江沿岸B.长江沿岸C.黄河沿岸D.东海沿岸2.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趋势是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B.从开口通商到割占土地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3.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在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引自陈旭麓《近代

2、中国新陈代谢》。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4.此版图对应清朝哪一历史时期(左下角文字大致为:库页岛外兴安岭、台湾等地都已不属于中国)A1684年设置台湾府以前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C中法战争时期D中日甲午战争后5.当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

3、中国经济的主体D列强将加紧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6.最早能够反映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愿望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1894年,南通人张謇考中状元。但深重的民族危机最终促使他毅然放弃传统的仕宦之途,他提出“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口号,并于1895年开始,冲破阻力在家乡大搞教育与实业。张謇这些个人活动的社会大背景是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日本曾经长期占领过台湾,所以一直到现在,日本人对台湾都有一种特殊的情节,不愿看到台湾与大陆完全统一。从历史角度看

4、,这种“情节”应始于:A、1895年B、1931年C、1937年D、1949年9.“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这是章太炎斥责谁的对联A.乾隆帝B.道光帝C.咸丰帝D.慈禧太后10.《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新”在A、勒索中国巨额赔款以至控制中国财政B、触角伸向中国内地操纵中国市场C、以资本输出为主要方式攫取高额利润D、协调列强侵华关系形成宰割同盟1.“太后不识国事险,危亡犹筹万寿典,挪用

5、军费修颐和,此战岂能不失败。”诗句中“此战”指: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3.《剑桥中国晚清史》认为19世纪90年代是西方文化影响中国的转折点,为90年代中期在文人中间发生的思想激荡提供了推力。造成

6、这一转折的原因有①民族危机的加剧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明治维新的成功④半殖民地程度加深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阅读下表19世纪末清政府所借外债表1895年7月1896年6月债权国俄、法英、德金额40000万法郎1600万英镑清政府借外债的直接目的是:A.甲午战后重建北洋舰队   B.战后政府财政收入减少C.急需支付甲午战争赔款   D.为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5.同治十年(1871年),有琉球人在台湾被当地人杀害。同治十三年,日本以此为理由,出兵台湾。后来中日签订专约解决。条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兹以台湾生番曾将日本国属民等妄为加害,日本国

7、本意唯该番是问,遂遣兵往彼,向该生番等诘责。”试问,在这段文字中对当时中国最不利的用词是:A.台湾生番B.日本国属民C.唯该番是问D.遂遣兵往彼6.梁启超说:“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惊起民众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7.(2008宁夏)《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 

8、  D.八国联军侵华8.(2009南汇一模)鸦片战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