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ID:46455426

大小:6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病生理实习第四小组05级基础医学刘小旦90505116董了洵90505117李正90505118杨晓媛90505119张晓静90505120【摘要】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原发性心肌泵血功能不足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Z-。由于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诱因的多样性便得心力衰竭很难进行治疗,并预后不良很难消除。本文将从不同治疗药物入手,就儿种代表性药物对心力衰竭的作川及近年來在研究上取得的新成果做一简要性的介绍。【关键词】心力衰竭;利钠钛;酶固酮拮抗剂;他汀类;B受体阻

2、滞剂;EPO心力衰竭治疗目标是增加心排血量,减低心脏负荷,改善或消除淤血,缓解症状,防止心脏重构,进而达到捉髙病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目标。人们一直在找寻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和行Z冇效的治疗方法,并在近代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性的阶段性的效果。增强利钠肽系统是心力衰竭治疗的方法之一。利钠肽是人体中天然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主要有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钛(BNP)和C型利钠肽(CNP),分别由心房,心室和血管内皮细胞在一定刺激卜分泌。心房钠床肽,脑钠床肽和C型钠球肽均具有抗心力衰竭作用。ANP,B

3、NP使静脉容量,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蜃增加,同时可以抑制肾索一血管紧张索一醛固酮系统及内皮索的合成,降低外周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和迷定传人神经的阈值,抑制伴随前负荷减少而产生的反射性心动过速和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血压。⑴CNP则是比ANP和BNP更冇效的静脉扩张剂,但抗心衰作用仍不清楚。BNP是在心室肌细胞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增加时产牛的一种舒血管神经激索。静脉输注BNP具有较强的排钠,利尿,扩张血管的效应,并能在心肌舒张过程屮起松弛作用。⑵人量研究证实,即使发生心力衰竭时血浆ANP,BNP的水平出现升高,外源性BNP的使

4、用仍有益处。心力衰竭患者长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臨抑制剂(ACEI),血浆酶固喇水平常不能保持稳定低水平状态,而常出现反弹,即“醛固酮逃逸现象”。⑶而醛固酮本身是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过多的醛固酮可以通过心肌上的受体介导心肌重构和心肌肥厚,加速心室重构级心肌纤维化,易致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螺内酯可抑制醛同酮及其受体作用。螺内酯具有扩血管,拮抗去甲肾上腺索与•血竹紧张索II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不良作用,抑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的功能°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拈抗剂依丹利酮的拮抗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受体的活性是螺内酯的2倍,而对

5、其他笛体激素受体作用小,副作用较少,应用前景更为广泛。⑷他汀类约物即三疑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酣抑制剂在慢性心力衰竭防治中也可发挥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他汀类药物具有明显的调脂作用,但近年来许多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述存在调脂作用外的英他潜在作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稳定粥样硕化斑块,抗氧化作用,抗凝,抗血栓作用,抑制细胞因子活性以及对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包括降低心力衰竭时中枢交感神经冲动的传出,提高心力衰竭时动脉减压反射的敏感性,这些作川都町能对慢性心力衰竭的防治有利。⑸同时,他汀

6、类药物还具有抑制炎症细胞因了等冇利于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预后,还可以延长非缺血性心力衰蝎的生存时间。⑹因此,在治疗心力衰竭屮,他汀类约物的应用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B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收缩有抑制作川,故长期以來一直未将P受体阻滞剂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屮,但示来的研究发现,心衰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使儿茶酚胺分泌持续增加,长期儿茶酚胺的刺激可使心肌P受体密度下调,导致交感活性刺激P受体的正常肌力作用下降或根本无作用。⑺应用0受体阻滞剂能阻断内源性儿茶酚胺的过度刺激和减少去甲肾上腺激

7、素的释放,使B受体密度上调,改善交感神经系统对衰竭心脏的保护作用。冈阻断其恶性循坏。使心率变慢,心肌张力及耗痒量降低、抑制过度反应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的活性。⑼因此,B受体阻滞剂虽有负性肌力作用,但对心力衰竭又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680年代小期开始,受体阻断药便陆续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中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许多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牛•成素(EPO)在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方而有一定作用,尤具足缺血一再灌注所引起的损伤,这种作用可能与EPO通过其受休活化JAK/STAT,MARK等

8、多种细胞信通路有关。"I于是促红细胞生成素作为一种新的细胞保护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得以应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包含在促红细胞生成索的应用范围中。尽管在最近的十年中对心力衰竭治疗的研究有了明显的进步,例如引入B受体肌滞剂,肾索一血管紧张索一醛固酮系统拮抗剂等,但更为有效的心衰病人治疗药物仍然是迫切需要的。可是最近对于一些可能对治疗心力衰竭有效果的新奇因了如内皮素拮抗剂,肿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