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士医考红宝书——妇产科学复习指导7

张博士医考红宝书——妇产科学复习指导7

ID:46457968

大小:7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4

张博士医考红宝书——妇产科学复习指导7_第1页
张博士医考红宝书——妇产科学复习指导7_第2页
张博士医考红宝书——妇产科学复习指导7_第3页
张博士医考红宝书——妇产科学复习指导7_第4页
资源描述:

《张博士医考红宝书——妇产科学复习指导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张博士医考红宝书——妇产科学复习指导7第七单元正常产褥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规定为6周。第一节产褥期母体变化一、生殖系统的变化子宫在产褥期变化最大。胎盘娩出后的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一)子宫体1•子宫体肌纤维缩复于产后1周子宫缩小至约妊娠12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及。于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产后6周,子宫恢复到正常非孕期大小。子宫重量也逐渐减少,分娩结束吋约为1000g,产后1周吋约为500go产后2周吋约为300g,直至产后6周时约为50g,接近非孕

2、期子宫大小。2.子宫内膜的再生整个子宫的新生内膜缓慢修复,约于产后第3周,除胎盘附着处外,子宫腔表而均由新住的内膜修复。胎盘附着处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时。【执业2006-4-018]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内膜完全修复需到产后(2006)A.3周B.4周C.5周D.6周E.8周答案:Do解析:答案参见第六版《妇产科学》本科教材第82页。(二)了宫颈于产后2〜3U,了宫口仍可通过2指。于产后1周,了宫颈外形及了宫颈内口恢复至耒孕状态。产后4周时子宫颈完全恢复至止常形态,分娩时宫颈发生轻度裂伤,多在了宫颈3点及9点处,使初产妇的了宫颈外口由产前的圆形(未产型)

3、,变为产后的“一”字型横裂(已产型)。(三)阴道及外阴约在产后3周重新出现粘膜皱餐,但阴道于产褥期结束时尚不能完全恢复至未孕时的状态。分娩后的外阴轻度水肿,于产后2〜3日内口行消退。会阴部若有轻度撕裂或会阴切口缝介,均能在3〜5口内愈介。处女膜在分娩时撕裂形成残缺不全的痕迹,称为处女膜痕。(四)盆底组织若能于产褥期坚持作产后健身操,盆底肌冇可能恢复至接近未孕状态。若盆底肌及其筋膜发牛严重断裂,可造成盆底松弛,导致阴道壁膨出,其至子宫脱垂。二、乳房的变化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随着胎盘剥离排出,产妇血中胎盘生乳素、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胎盘生乳素在6小时内

4、消失,孕激素在几日后下降,雌激素则在产后5〜6LI内下降至基线。产后呈低雌激素、高催乳激素水平,乳汁开始分泌。初乳中含蛋白质较成熟乳多,尤其是分泌型IgA。脂肪和乳糖含量则较成熟乳少,极易消化,是新牛儿早期理想的天然食物。产后7〜14F1所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脂肪和乳糖含量逐渐增加。产后14LI以后所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呈白色,蛋白质占2%〜3%,脂肪约占4%,糖类占8%〜9%,无机盐占0・4%〜0.5%,还有维生索等。初乳及成熟乳中,均含冇大虽免疫抗体,如分泌型IgA。由于多数药物可经母血渗入乳汁中,应考虑药物对新生儿有无不良影

5、响。三、其他系统的变化(一)血液及循环系统的变化产褥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胎盘剥离创面能迅速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量。纤维蛋白原、凝血活酶、凝血酶原于产后2〜3周内降至正常。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逐渐增多。白细胞总数于产褥早期仍较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稍减少。血小板数增多。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3〜4周降至正常。【执业1999-4-013]1关于产褥期血液系统的变化,正确的是A产褥早期血液转为低凝状态B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广2周降至正常C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逐渐增多D白细胞总数于产褥早期较低E血小板数减少答案:C侖析:答案参见第六版《妇产科

6、学》本科教材第83贝。(二)消化系统的变化产后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力减弱,约需2周恢复。产褥期容易发生便秘。(三)泌尿系统的变化于妊娠期体内潴留的多量水分,需在产褥早期主要经肾排出,故产后最初数口的尿最增多。肾盂及输尿管生理性扩张,需4〜6周恢复正常。在分娩过程屮,膀胱受压致使粘膜水肿充血及肌张力降低,以及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四)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哺乳产妇垂体催乳激素于产后数日降至60ug/L,吸吮乳汁吋此值增高;不哺乳产妇则降至20ug/Lo不哺乳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平均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的

7、月经复潮延迟。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第二节产褥期临床表现一、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产后的体温多数在正常范围内。产后的脉搏略慢,1周后恢复正常。产后呼吸14〜16次/分。产后血压平稳。二、子宫复I口产后第1FI因宫颈外口升至坐骨棘水平,致使宫底稍上升平脐,以后每FI卜-降1〜2cm,至产后10H子宫降入骨盆腔内。三、产后宫缩痛在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于产后1〜2口出现,持续2〜3H后白然消失。多见于经产妇。四、恶露产后随了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的脱落,含冇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一)血

8、性恶露含大量血液得名。量多,有吋有小血块。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二)浆液恶露含少量血液,有较多的坏死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