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

ID:46476832

大小:574.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11-24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_第1页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_第2页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_第3页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_第4页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兼谈杨叔子院士的人文科学观张国定教授(2011年元月)这次国培计划的实施,体现了全新的教师教育的指导思想。它以教师的自身完善和个性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养和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重视和加强以本学科为中心的文化拓展,实现教师教育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培养出基础教育改革所需要的、能领悟教育生命意义、能开发实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新课程的教师。杨叔子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是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倡导在全国高校开展

2、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倡科学人文融合的“绿色教育”,在国内外产生强烈反响。杨先生的人文讲座之所以能刮起一场场“人文风暴”,“绿色教育”观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其精神之源是他的人文主义的科学观。这次讲座的目的就是通过解读杨叔子院士人文科学观,深入理解杨叔子院士科学人文相融教育思想精神内涵,能对义务教育物理教学改革有所启示。一、人文科学观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先从一场演讲和一篇诈文谈起。1、一场演讲:[英]查尔斯·帕希·斯诺(C·P·Snow)1959年剑桥大学讲演《两种文化及再谈两种文化》。他首次提出

3、现代社会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分离对于我们个人、对于我们大家说来都是损失,而对于我们社会来说更具有潜在的危害。2、一篇诈文:1996年5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了一条新闻:纽约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在著名的文化研究杂志[美]艾伦.索卡尔(A·Sokal)在《社会文本》上发表了题为《超越界限: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的文章原来是一篇诈文。在《超越界限: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这篇文章中,作者故意制造了一些常识性的科学错误,目的是检验《社会文本》

4、编辑们在学术上的诚实性。结果是5位主编都没有发现这些错误,也没有能识别索卡尔在编辑们所信奉的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科学之间有意捏造的“联系”,经主编们一致通过后文章被发表,引起了知识界的一场轰动。这就是著名的“索卡尔事件”。这一事件表明当代社会存在着后现代主义的反科学思潮。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后现代主义向科学领域中的渗透,在知识界出现了对科学技术的价值持怀疑倾向的相对主义观点。以文艺复兴以来,科学一直扮演着的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理性的角色形象开始模糊。索卡尔说过,他写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把科学从相对

5、主义思潮中解放出来。“索卡尔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科学与人文的大论战。论战的一方是由科学家、持实证主义立场的哲学家组成的科学卫士;另一方则是后现代思想家结成的联盟。世界众多著名媒体的参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3、“两种文化”形成与分离的社会文化背景。从古希腊开创人文和科学两种哲学传统,到文艺复兴时期兴起世俗人文主义;从近代科学革命的爆发,到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扮演角色越来越重要,而人文则黯然退居次要位置。人们从崇拜科学技术进而出现唯我独尊的科学主义,刚刚从古希腊文化中找回的人文

6、精神又迅速远去。科学与人文分裂对立的负面效应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已显现。对此,科学史之父萨顿指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更大悲剧就验证了萨顿的“预言”。20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斯诺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概念。人文文化阵营是以文学家、艺术家为代表,文化阵营是以科学家(尤其是物理学家)为代表。两大阵营由于缺乏理解产生了很深的鸿沟。斯诺认为,科学共同体集中体现了科学文化的特征,属于共同体的科学家们彼此之间尽管也有许多互不理解之处,但是总的来说,他们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和

7、行为准则。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其约束力甚至比宗教、政治和阶级的模式更强。随着价值观的“变质”,不仅导致科学与人文分裂日益加深,造成现代社会陷入了人口爆炸、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空前的困境,而且随着人文关怀的远去,人终于变成了极端自负、无所不能的神物;对自然、对异族横加掠夺、压迫,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极度紧张,人最终也被异化了。如果,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导致这种局面,那么,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一句空话,甚至人类之间会产生更大的相互残杀,或者人类会遭受自然的毁灭性的打击,人类文明有可能毁于一旦。所以,怎

8、么看待科学,怎么使用技术?或者说用怎样的科学观来维护世界和平,来促进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确是我们应严肃考虑的重大问题。萨顿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它活动的多种多样关系——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他主张既要重视科学的物质价值,更应重视科学的精神价值。他认为,只要关注科学中的人性,或者在科学中“注入”人性,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于是,他提出了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