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学习指导策略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学习指导策略研究

ID:46499582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4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学习指导策略研究_第1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学习指导策略研究_第2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学习指导策略研究_第3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学习指导策略研究_第4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学习指导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学习指导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学习指导策略研究•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4000字内)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一)核心概念的界定1•核心素养: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许多素养來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所有人都

2、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核心素养也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

3、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矢口性素养”。本课题所石的核心素养,是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的跨学科素养,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最关键、最必要的认知性素养和非认知性素养。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学习指导策略:在小学语文、数学教学中,教师以课程内容为基础,以学生核心的认知性素养和非认知性素养培养为目标,筛选、精炼、加工教学内容,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体验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学科学习活动,并对学生学习过程、方法、策略进行系统指导,有效促进培养小学生认知性和非认知性核心素养的实效。(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国外关于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本世纪初,经济合

4、作与发展组织(0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比如,美国对核心素养的关注起源于注重知识创新的高新企业团队,这些企业从用人所遇到的问题反馈到教育中,指出基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和素质,他们称之为“技能”。这些技能不是简单、具体的,而是在21世纪里必需的生存技能,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内容。从2009年起,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启动了为期5年的“教育

5、课程编制基础研究”,它关注“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为将來的课程开发与编制提供参考和基础性依据”。关于核心素养的主张,国际上主要有以下儿个流派。(1)人格结构说主张,人格由四层要素组成,形成金字塔结构:笫一层是志向,包括冲动、愿望、兴趣、能力倾向、理想、世界观和信念等;第二层是经验,包括知识、技能、熟练和习惯等;第三层是反映,包括情绪、感觉、思考、体悟、感情、意志和记忆等;第四层是气质,包括性别特质、年龄特质、病理学变化和身体变化等。也有把世界观、思想和道徳的基本信念视为人格核心的人格学说。众多的人格学说

6、可以为我们思考基础教育实践的指针,提供思想资料。我们期待于学校教育的是,从儿童人格成长的角度,不是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知识,而是有长远的展望,寻求课程与教学的改进,思考学习方式的变革。人格的结构与发展研究所引出的发展法则,为界定“核心素养”提供了基本视点:人格并不是个体心理机能与要素的简单总和,而是相互关联的内在条件的总体,这些要素交互作用,使得人格不断形成新的品质;人格并非单从个人自身之屮就能求得诸要素之依据,它是受自然的、社会的条件和具体的、历史的条件所制约的一种存在;人格并不是仅受周遭外在条件所制约的,而是能动地作用于自然与社会乃至个人自身,从而展开创

7、造性变革的一种存在;人格并不是脱离社会集体的个体存在,唯有介入社会、集体的关系之中,才能作为社会地、集体地行动的个人而存在。国际上热议的“21世纪素养”分为三大类:a.学习与创新素养,包括: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b.数字化素养,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ICT素养);c・职业和生活技能,包括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2)学力模型研究说众多国家把强调“国民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视为国民教育发展的基因,而学力模型研究就是耍寻求国民教育基因改

8、造的关键DNAo法国的“共同文化”、德国的“关键能力”、美国的“核心知识”、日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