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课《雷电颂》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课《雷电颂》课件

ID:46508010

大小:1.06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4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课《雷电颂》课件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课《雷电颂》课件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课《雷电颂》课件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课《雷电颂》课件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课《雷电颂》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课《雷电颂》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雷电颂在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学习1940年与友人沈从文、肖珊、张兆和、王树藏等在昆明西山郭沫若相片戏剧,它是一种与小说、散文、诗歌并列的文学体裁。戏剧分类:1、按表现形式分: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哑剧等;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

2、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汩罗江而死。屈原写作背景:《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全剧分为五幕“橘颂”“

3、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睥睨脚镣尽管鞺鞺鞳鞳污秽犀利眩目稽首迸射驰骋虐待雷霆祈祷鞭挞罪孽pìnìliàojǐntāngtàhuìxīxuànqǐbèngchěngnüètàniètíngqídǎo污秽:不干净的东西。 迸射:向四处喷射。 播弄:这里是摆布的意思。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人。 雷霆:这里指霹雳。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3、理清思路,划分层次。一(1-8):诗人呼唤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

4、激和对光明的向往。二(9-13):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研读赏析(1)文中的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形、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等物象象征了什么?运用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是什么?⑵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无形的长剑土偶木梗形象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象征人民群众;指坚定的信念;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委婉曲折含

5、蓄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可感象征手法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作用: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思想感情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运用排比与反复,使句式整齐,铿锵有力。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会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雷电颂》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