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人力资本的科学内涵

重新认识人力资本的科学内涵

ID:46527808

大小:311.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4

重新认识人力资本的科学内涵_第1页
重新认识人力资本的科学内涵_第2页
重新认识人力资本的科学内涵_第3页
重新认识人力资本的科学内涵_第4页
资源描述:

《重新认识人力资本的科学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1月号总第235期本期特稿重新认识人力资本的科学内涵●刘福垣人们普遍使用的人力资本概念,实际上是对人力资源或可变资本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一种工作语言,并不是规范的政治经济学范畴的概念。人力资源、可变资本和人力资本虽然都以劳动力为载体,却是三种不同性质经济关系的理论概括。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不是理论认识和统计观念的更新,而是经济关系划时代的飞跃。人力资源向可变资本的转化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可变资本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是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化。虽然我国的GDP至少70%以上是现代化生产方式创造的,但规模宏大的农工潮却告诉人们,2.6亿承担了产业工人角色的劳动

2、者并没有改变农民的社会身份,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严重阻碍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进程,我国还远远没有度过市场经济的原始积累阶段。大多数劳动者还没有享受到等价交换的权利,更谈不上参与按要素分配,他们所承载的经济关系还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对绝大部分劳动者来说,劳动力还仅仅是谋生的消费品,很少有机会转化为谋利的资本品。因此,在理论上把人力资本作为独立的经济范畴与人力资源、可变资本区别开来,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更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人力资源与可变资本的区别人力资源是蕴藏在人体内的劳动能力,与物质资源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只有在劳动力商品化之后,人力资源才能转化为可

3、变资本。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为载体的一种经济关系,是相对于不变资本而言的职能资本的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来说,劳动力不管是否承载特殊的经济关系,不管以什么形态存在,都是全社会的人力资源,只有进入生产过程承载劳资关系的劳动力,才转化为企业的可变资本。换句话说,可变资本的载体是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但是人力资源并不是只承载可变资本一种经济关系。所以,我们在理论上不能把人力资源与可变资本混为一谈。在宏观总量上把资源当资本,在微观上把资本当资源,都是不准确的。国家需要规划管理的对象是人力资源,而不是可变资本:企业所要管理的是可变资本,而不是人力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可变资本大国

4、,相当多的人力资源还没有资本化。人力资源向可变资本转化必须使劳动力商品化,而劳动力商品化的过程,对一个国家来说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即小生产与其直接占有的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亦即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过程。2.6亿小农户和汹涌澎湃的农工潮都说明这个过程在我国还远远没有完成。人力资源的开发并向可变资本的转化,不仅仅是靠投资创造就业岗位的增长过程,更是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现代化的过程,是人们社会分工和社会身份转变的过程。在小块平分垄断经营的土地制度禁锢之下,我国大量的劳动力还不可能进入劳动力市场,即使进入市场的劳动力,由于权力分配和同工不同酬现象的普遍存在,也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真正的商品。因

5、此,我国的人力资源价值和可变资本市值在总量上不可同日而语,不能相互替代。从广义的角度把人力资源看作是可变资本,在我国至少是50年以后的事情,把人力资源直接当作是人力资本就更荒唐了。笔者在初涉这个领域的时候也陷入了这种认识的误区,公开发表的两篇关于人力资本的文章都盲施HINA④本期特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1月号总第235期目使用了广义人力资本概念,在这里向读者致歉。二、可变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区别劳动力市场上的买卖关系与一般商品货币关系一样,是等价交换关系,不是收入分配关系。对一般劳动者而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并没有转化为资本。工资是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根据等价交换原则获得的劳动

6、力销售收入,是劳动力的价格。这个收入的多寡是在进入生产过程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商品交换是所有权的转移,进入生产过程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劳动力不再属于劳动者,它已经转化为企业主的可变资本。劳动力的商品化只是完成了货币的资本化,并没有完成人力的资本化。可变资本是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化货币,是物质资本的组成部分,因而不是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人力资本范畴。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可变资本是企业主的,不是雇佣劳动者的,后者无权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劳动力要转化为人力资本,必须具有资本一般的基本属性,即能够为所有者带来超过其自身价值的价值。也就是说,进入生产过程之后,没有放弃劳动力所有权的劳动者能够参与

7、剩余价值的分配。从而,这部分劳动者与企业主的关系不再是单向的雇佣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劳动力买卖关系。因此,人力资本是可变资本中能为劳动者带来剩余价值的特殊部分,劳动力承载的是双重经济关系。剩余价值大部分归个人占有的市场经济,人们称之为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那么剩余价值大部分归社会占有的市场经济,就是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人力资本的形成是私人资本主义向社会资本主义过渡的微观基础,它的动力是生产的社会化。物质资本的积累和集聚,使单个企业运营的资本规模不断扩大,一旦超出了个人经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