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护理2

川崎病的护理2

ID:46547006

大小:799.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1-25

川崎病的护理2_第1页
川崎病的护理2_第2页
川崎病的护理2_第3页
川崎病的护理2_第4页
川崎病的护理2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崎病的护理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川崎病的护理儿科概念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清的自限性血管炎性综合征,以发热、皮疹、皮肤黏膜病损、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征,常导致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脏损害。发病机理一般多认为川崎病是一定易患宿主对多种感染病原触发的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发病机理血管炎变之外,病理还涉及多种脏器,尤以间质性心肌炎、心包炎及心内膜炎最为显著,可波及传导系统。发病机理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血管病理,除冠状动脉或肺动脉瘤和血栓形成外,主动脉、回肠动脉或肺动脉等血管内膜均有改变。

2、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1.发热,常见持续性发热,5~11天或更久(2周至1个月),体温常达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2.皮疹,发热不久(约1~4日)即出现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皮疹,偶见痱疹样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但无疱疹及结痂,约一周左右消退。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3.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见杨梅样舌。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4.常见双侧结膜充血.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5.手掌红肿,手中呈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10天后出现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指(趾)端膜状脱皮,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

3、肛周脱皮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6.淋巴结肿胀,常见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以前颈部最为显著,直径约1.5cm以上,大多在单侧出出现,稍有压痛,于发热后3天内发生,数日后自愈。川崎病患儿的其它症状患者脉搏加速,听诊时可闻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钝。收缩期杂音也较常有。可发生瓣膜关闭不全及心力衰竭。作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可查见多数患者有冠状动脉瘤、心包积液、左室扩大及二尖瓣关闭不全。X线胸片可见心影扩大。偶见关节疼痛或肿胀、咳嗽、流涕、腹痛轻度黄疸或无菌性脑脊髓膜炎的表现。急性期约20%病例出现会阴部、肛周

4、皮肤潮红和脱屑并于1~3年前接种卡介苗的原部位再现红斑或结痂。川崎病患儿的其它症状流行病学1967年由川崎富作用首先报告,以后在世界不同种族中陆续有该病发生报道,但在日裔儿童中流行率最高。1979、1982和1985年日本曾有过三次大流行,每次持续6个月;在美国和韩国的一些城市每隔2~4年也流行一次。流行病学好发年龄:2个月~5岁男女比例:1.3~1.5:1复法率:2%~3%我国确认至2003年中国的川崎病发病率约2/10万至27/10万各地之间相差很大。2000~2004年杜忠东教授再次组织了北京的流行病学调查,发

5、病率达50/10万升高显著,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约1.8:1。潜在的危险冠状动脉病损致狭窄、栓塞、动脉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肌梗死为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病例略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与感染,免疫反应有关;皮疹、黏膜改变:与潜在的皮肤黏膜感染,小血管炎有关;心血管并发症:与该病病理变化为血管周围炎、血管内膜炎和全层血管炎,涉及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有关。最严重的病变在心脏,特别是冠状动脉病变,可发生栓塞、动脉瘤、心肌梗死;患儿与家长缺乏有关疾病表现、治疗及活动饮食方面知识;治疗中药物的副作用:与用药时间长、剂

6、量大有关。护理目标1、使患儿体温恢复正常;2、杜绝发生皮肤黏膜感染;3、减轻患儿恐惧、焦虑心情,适应环境,主动配合治疗;4、注意病情变化,防止心血管病并发症发生;5、帮助患儿及家长了解有关疾病表现、治疗主要方法及护理等方面的知识;6、熟悉治疗中药物的药理副作用,注意病情变化,防止药物副作用发生,并及时处理。护理措施1.发热护理2.口腔护理3.饮食护理4.眼部护理5.皮肤护理6.惧怕或焦虑对策7.防范潜在并发症8.疾病及健康知识宣传9.药物治疗的观察护理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3次,维持室温20℃~2

7、2℃,湿度50%~60%。川崎病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持续发热,体温过高易致高热惊厥,定时测体温、密切观察十分重要。体温波动于39.0~41.0℃,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每4小时监测体温1次,及时准确记录。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动态变化,必要时可1次/1h~2h,为保证体温的准确性,建议测肛温。若体温高于38.5℃可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持续冰枕、额头冷敷。若高热持续不退,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汗出较多者切忌汗出当风,随时用干毛巾为患儿擦汗。应及时更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保暖。患儿口渴明显时,应鼓励多饮水或果汁,保持水份

8、供给;。若汗出较多时,可让患儿服淡盐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发热护理患儿有口腔咽部黏膜充血、糜烂、小溃疡、唇皲裂,每日口腔护理2次,动作轻柔;漱口液选用1%~2%碳酸氢钠溶液、生理盐水、鼓励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增加食欲,评估患儿进食能力,防止继发感染;唇干裂者可涂液体石蜡油。也可给予银花、甘草煎水,凉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