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信息获取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

初中学生信息获取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

ID:46550703

大小:10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5

初中学生信息获取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_第1页
初中学生信息获取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_第2页
初中学生信息获取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_第3页
初中学生信息获取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_第4页
初中学生信息获取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学生信息获取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课题研究主报告内容提要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及操作思路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研究效杲及思考二、附件附录一:教师案例及反思1、《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案例2、教学札记:课前5分钟附录二:学生课堂体会1、手写书信会被淘汰吗2、网络是把双刃剑附录三:学生课题研究1、课题名称汇总表2、探究活动计划表3、探究活动过程表4、调查报告附录四:学生作品1、学生网站2、学生资班刊附录五:学生博客登记表附录六:兴趣小组活动及成果表挖掘初中学生内在学习需求,培养信息获取意识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内容提要】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将计算机用作工具

2、,以便在学习课程知识的时候,能够将计算机作为工具帮助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然而现阶段的初中学生却只意识到了“技术”,忽略了“信息”。基于此,本课题将通过创设发问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的自主活动中,逐步建立起认识自我需求一一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一一自我需求的进一步挖掘的学习体系。【关键字】学习需求信息获取意识自主活动一、课题的提出(一)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自身的需要“计算机”课更名为“信息技术课”已冇儿个年头,但是,任课老师依然被称为或自称为计算机或电脑老师。再看几年来这门课程内容的变化:计算机基础知识、电了表格与文字处理等

3、应用软件的使用、各种小软件的使用,如NetAnts、ACDSee、mp3播放器等随着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课本中乂增加了因特网基础与网页制作、FLASH动画制作、photoshop图象处理等相关知识和各种时髦软件的应用等。多年来,我们的课本就像是各种计算机软件简易使用说明书的大汇编,我们的课堂就像是各个软件公司举办的一连串培训班。我们的课程安排明确的告诉学生,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是训练学生学习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技巧的一门课。把信息技术课称为计算机课并非出于习惯,恰恰道出了一个事实。这样发展卜•去,信息技术课必将走向衰亡。我们应该

4、着眼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其终身学习这个无限的领域。(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io年前,在计算机普及教育刚刚起步时,私人拥冇计算机还是罕见Z事,那时的计算机课在中小学计算机知识普及方而起到了巨人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近两年的调查统计,一般城市,现在的高中生家庭计算机拥冇率达40%以上,初中学生拥冇率已达到20%〜30%,并且呈现上升趋势。而且,学生家庭计算机的配置普遍高于学校计算机的配置,教师在课堂上越来越频繁地要面对学生在软件使用技巧上比他们更高明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悄况下,假如,我们再继续教授儿个常见的办公软件

5、,哪怕再搭上若干网络工具和时鬃软件,也很难维持木课程的水平。即使我们再改进教学方法,也不可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最根木的是要重视提高每一个人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学生信息素质发展的需要信息索质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两方面。信息能力乂包括信息系统使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表达交流能力。我们现在的教科书只触及了信息系统使用能力这一层面。缺少生活实例的设计,缺少学牛根据需要,通过思考,选择操作,满足学习需要的过程。因此我们的学生对信息素质的理解也只到了这一层面。学生的洋习也就成了被动接受技能性的操作。

6、再来看小学、中学教材的编排,重复的学习内容多,衔接不合理,使得学生学习的欲望下降,不利于学生信息索养的发展。(四)激发教师激情,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我们的教师也在不断的探索,试图通过任务驱动、合作探究來培养学牛的信息处理交流能力,但因任务基于技术本身,导致结果不另人满意。于是,就出现了如此情况。我们的学牛在完成一定的课堂任务后提出上网的愿望,但真正讣他们上,在复杂的信息网络上,乂感到非常迷茫,似乎有儿个知道做什么的,也只是玩游戏这一件事而已。我们的老师又不辞辛劳地开始为学生设计上网任务。但教师的思想是有限的,再加上年龄层次不同,往往不能很好的

7、反映学生的需要。因此当一个任务完成时,学生真的有成功感吗?久而久之,培养了学生的悄性和敷衍的品行。使课堂氛围低沉,学习效率低下。所以,要挖掘学生内在需求,培养信息获取意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接下来的几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是以信息获取意识为基础的。或者说教师忽略学生信息获取意识培养,直接进行信息分析处理等能力培养,其代价太大,意义太小,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二、研究的理论依据(一)心理学上的需要理论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需要的反映,是个别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它在人的活动、心理过程和个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原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提

8、出了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的观点,他认为,需要是指人体验到处在他以外的事物的需求,如人在社会生活中有不断学习的需要。他指出,人的需耍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需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