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写作指导与实践

文学评论写作指导与实践

ID:46558846

大小:69.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25

文学评论写作指导与实践_第1页
文学评论写作指导与实践_第2页
文学评论写作指导与实践_第3页
文学评论写作指导与实践_第4页
文学评论写作指导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评论写作指导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学评论写作指导与实践新全H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四册)写作部分第一单元“短评",其学习的重点规定为:一、掌握写短评的基本要求;二、学习写短评。这就明确了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即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有关的写作理论,并通过口身的写作实践和师生的讲评、讨论等一系列活动,达到会写文学短评的冃的。短评按其评析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政治短评(乂叫政论文)、思想短评和文艺短评。其侧重点在于政治短评是就国家政事发表评论,如《人民H报》就国内外政治上的人事发表的重要社论;思想评论是针对人们的某种价值观念、道徳水准发表看法、批评不良现象、弘扬高

2、尚精神,如《时代呼唤“诚信”》,尽管是在话题作文的大框框中写的,实际是思想短评的形式写成的“话题作文S文艺短评是文学评论的--种。讲短评是就篇幅短小而言,一般为千字文,是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手法发表评论,评析其得失,这类文章通常就叫文学评论。我在2002年上半年,执教高二(1)和高二(6)两班语文,在教学生写文学评论方面作了一些尝试,现将一些做法介绍于后,供人家参考。一、明确目标,带着任务学课文。在开学初,当学生刚拿到新教材时就非常明确地告诉他们,本册教材全部是文学作品。按体裁分是笫一到第三单元为小说,其中第三单元为古代小说;第四到笫五单元

3、是戏剧;第六单元是散文。这些课文,都是值得品评的文学作品,通过教学要能学会分析、欣赏、评析,进而能写出评论文章,以提高白己的阅读、分析、鉴赏的水平。这样,学生在学课文的时候有任务在少,能全神贯注,学习的效果好;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也十分投入,讨论吋也能各抒己见,有吋会出现观点、见解针锋相对,争执不下的热烈场而,这为写作文学评论奠定了基础,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如果教学中不先明确写作口的,可能会盲目行事,读写分离,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学的效果,当然不如有的放矢的好。这是值得在教学过程注意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先给学生压力,学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4、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二、分解目标,依据特长学写作文。文学评论(文艺短评)说起来很简单,町真疋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因它仍是一个大范畴、大概念,学生很难下手,我的做法是想办法把“蛋糕”切细,让学生可以下手去拿,下嘴去吃,如在文学评论下面分设了一些了目标,每个了目标下面又讲几点评析的要点,让他们在读课文时体会,然后再让他们就其一个了目标作文,这样化解了困难,扫除了障碍,学生学起来有章可循,循序渐进,写起来得心应手。我分设的子H标是:1、评“标题”;2、评人物命名的艺术性;3、评文章的结构;4、评册造人物形象时运用的手法;5、评作品中人物亮相的艺术性;6、

5、评线索人物的妙用;7、评坏境描写的妙用;8、评作品的语言艺术;9、谈作品主题的挖掘(略)。在分析文学作品时我也有所侧重,有意识地突出一二个了目标,让学生能体会到其妙处,并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完成作文的写作即叭不而而俱到,使他们学写作的劲头不断增强。三、因材施教,根据个性选话题。在具体的语文课教学屮,我根据上述了目标,再结合具体的课文,确立一二个教学的侧重点,让学生触类旁通,然后能举一反三,掌握其他的评论写法。如我在教《祝福》《药》时,就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标题进行分析研究,去体会鲁迅先生拟题的艺术性及其深刻的内涵;在教《药》《红楼梦》时又引导学生对人物

6、的命名作一些探索,去体会人物姓名对表现文学作品的丄题的作用;在教《药》、《智取生辰纲》时又侧重在小说的结构艺术上,引导学生体会双线结构的妙用;在教学《边城》、《荷花淀》时侧重体会坏境描写的作用;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守财奴》时着力点放在文章的主题挖掘上等等。这样做能使读写更有机地结合,使学生不感到T•篇一律、枯燥乏味,在教学课文的同时完成作文的指导,一举两得,效果十分理想。实践与示例(一):文章标题的艺术性文章的标题是读者首先关注的内容,也是作者精心考虑的内容。因此,有不少文学评论就是评论文章或影视作品标题的。文章的标题一般简洁、醒目、新颖、

7、深刻。评析时就依据这些内容及其特点展开分析。如木人在看了《生死抉择》后就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分析《生死抉择》与原标题《抉择》的不同Z处,发表在当年的《宜兴影评》上(见附录1)。教《祝福》时,我引导学生与《祥林嫂的故事》一题作比较,让他们体会以《祝福》命题的妙处在于:①故事自始至终用绕“祝福”展开;“我”在'祝福”声屮回到故乡,遇见祥林嫂;祥林嫂在“祝福”声屮离开人世;祥林嫂的主要人生经历都与“祝福”相联;我在“祝福”声中的感受。②“祝福”具有深刻的含义,它是一种习俗,冃的是为了祈求来年的幸福。但它又是富人的专利,像祥林嫂这样的穷人是永远得不到神的保

8、佑,活着除了成为人们的笑料就是别人的奴隶,这就加深了作品的主题。而如果以《祥林嫂的故事》为题就不能强化“祝福”这一特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