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上册《三峡》课件苏教版

语文上册《三峡》课件苏教版

ID:46570690

大小:2.75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11-25

语文上册《三峡》课件苏教版_第1页
语文上册《三峡》课件苏教版_第2页
语文上册《三峡》课件苏教版_第3页
语文上册《三峡》课件苏教版_第4页
语文上册《三峡》课件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上册《三峡》课件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郦道元郦道元(466或472—527),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河北省涿县一个官宦世家,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旧传为西汉桑钦所作。经清代学者考证,大概是三国时

2、人所作。原书列举大小河道137条,内容甚略。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有很高价值的地理学专著,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这部在历史上被称为“圣经贤传”、“宇宙

3、未有之奇书”。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水经注》使其作者郦道元成为山水游记文学的鼻祖。唐宋诗人陆龟蒙、苏东坡都有阅读《水经注》的嗜好。清初学者张岱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则袁中郎。”称郦道元是山水游记文学的巨擘(bò),世人所公认。原德国柏林大学校长、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李希霍芬(1833-1905)称郦道元《水经注》是“世界地理学的先导”;东南亚学者认为郦道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课文选的是总写三峡的

4、一段,是全注的精华所在。三峡,指的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一、朗读全文。读顺;读出情味。识记字词阙嶂曦襄御溯湍啸属涧裳quēzhàngxīxiāngsùtuānyǎnxiàozhǔjiànyùcháng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連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嘯,属引凄

5、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水经注疏》郦道元划分句间停顿: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故/渔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疏通文字,了解内容。2、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内容。1、落实常用文言字词,解决疑难字词。3、描写了三峡哪些景物?4、表现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

6、感受三峡之美。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夏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春冬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秋地貌特征(山)两岸连山群峰对峙奇特险峻连绵高、陡(水)四季景致夏:春冬:秋:摇曳多姿雄壮美清秀美凄异美水大流急素

7、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清荣峻茂林寒涧肃猿啸哀转三、欣赏本文写作构思之妙。三峡的奇观数不胜数,且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各有不同的特点,对这些美丽的景观作者并未细加描绘,仅以寥寥数笔勾勒三峡的山势,这样叙写有何用意?选材结构安排作者重点写山势,突出其“连”而“高”的特点,为下文写长江的水势和江水给两岸带来的四季景色作了铺垫。正因为山势高峻,才使得夏季水势险恶,“沿溯阻绝”;正因为“重岩叠嶂”,才会出现“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奇景;正因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且难见“曦月”,才能使人在秋日倍感“

8、林寒涧肃”,十分凄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三峡,重在写“水”。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襄阻(正面)水:素、绿、清、影、悬、漱林寒、涧肃、猿啸(正面)朝发暮到(侧面)柏:怪泪沾裳(侧面)春冬清荣峻茂夏水秋晴初霜旦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