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研究综述

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研究综述

ID:46581559

大小:150.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5

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研究综述_第1页
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研究综述_第2页
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研究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2月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Feb.2007第26卷第2期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Vol.26No.2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研究综述侯超(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250014)摘要:情绪表达规则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结果,用以指导特定社会情境下表现社会期望情绪的一套规则,包括最大化规则、最小化规则、面具规则和替代规则四种类型。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并受家庭情绪环境的显著影响,与儿童的社会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键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述评中图分类号:B8

2、44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07)02-0074-03显然儿童为了某种目的减弱了内心的真实情绪。一、情绪表达规则的概念最大化(Maximization)规则,主要指夸大真实的情[1]情绪表达规则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绪体验。例如儿童在收到第一件礼物时,他们会表现用以指导特定社会情境下表现社会期望情绪的一套规得比真实的情绪更高兴。则。它规定个体在什么情境下、对谁、应该表现出什么面具(Masking)规则,是指表现出一种看似自然或样的情绪,而不管个体内心真正的情绪状态如何。中性的表情(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3、具体来讲,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场合可能会体验到替代(Substitution)规则,指个体用一种完全不同多种情绪。在有些社会情境中,人们会真实地表达出(通常是相反的)于真实情绪的表情来掩饰内心的真实自己的真实情绪体验,而在另外一些社会情境中,人们情绪。可能会掩饰、伪装自己的真实情绪。Ekman和Friesen最小化和最大化规则比其他两个规则出现的时间(1969)用“情绪表达规则”来解释这种现象。比如,即要早。两岁大的孩子就会为了得到妈妈的同情而夸张使得到一个不喜欢的礼物,也要微笑并表示比较喜欢地哭,这个例子说明他已经掌握了后一个规则,但这

4、个[2]这个礼物。Jones认为情绪表达规则包括两种成分:时候儿童似乎意识不到他们的真实感受和他们的表现表情调节知识和目标,表情调节知识是指根据情景要的不同。只有到了6岁的时候,真实和表象之间的区求调节面部表情的指示,目标是决定表达规则使用的别才完全被掌握,这时儿童才明显地体会到感情和行[3]一个重要成分,因为人们表达与内部心理状态不一致为可以不对应。还有研究发现,面具和替代规则是的情绪时,都是有一定的动机的。情绪表达规则目标儿童使用最多的两种情绪表达规则。主要包括三种:自我保护目标———为了远离麻烦和维三、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发展的

5、研究方持自尊;亲社会目标———为了考虑他人的感受;社会规法范目标———为了维持社会规范和准则。1.故事情境法二、情绪表达规则的分类情绪表达规则概念本身说明,个体表现的情绪和儿童运用情绪表达规则调节外部情绪表现,具体实际体验的情绪并非一致。研究者利用投射原理,设可以分为四类:计出特定意义故事情境作为实验材料,结构性访谈或最小化(Minimization)规则,指与真正的感受相比,开放式回答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故事情境中的主人情绪的表达在强度上减弱。例如儿童内心的情绪体验公假设成是其他的孩子,在访谈中通过对被试儿童呈是生气或愤怒,但表现出

6、来的情绪却只是闷闷不乐,很现一些问题,例如:“你觉得小主人公会怎么想,是高收稿日期:2006-10-17作者简介:侯超(1982-),女,山东胶南人,2004级硕士研究生,从事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研究。—74—兴、难过、伤心⋯⋯为什么会这样想?”等,通过提问,可也表明,相对于女孩,男孩在失望情境下试图掩饰情绪以考察儿童对故事情境中主人公内心真实情绪感受是时表现出更多的过渡性行为(如,无力的道谢、咬着嘴否真正理解,通过儿童的理解水平获得其情境认知水唇、触摸面部)。研究还发现,女孩比男孩更擅长调节[4]平的信息。考察儿童外部情绪表现时,可以提

7、出诸如情绪表现,这种差异在他们年龄较小时尤其明显,但[2]以下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小主人公实际会表现出什也有研究没有发现性别差异。么样的情绪?为什么?”等,从而考察儿童情绪表达规3.家庭情绪环境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发展的则认知发展水平、应用规则的动机或社会目标(如自我影响保护目标、亲社会目标)。儿童情绪社会化是从家庭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起2.自然实验法来的,尤其是母亲或抚养者的情绪表现对儿童情绪发随着生态化研究的兴起,研究者越来越多地采用展有更加深远的影响。积极的情绪环境有助于儿童获自然实验法,通过对创设情境下儿童的自然反应录像,得

8、更多的情绪知识,表现更多的积极情绪;反之,消极对儿童面部表情、语言、身体活动等进行编码,收集儿的家庭情绪环境则与儿童较少的情绪知识和较少的积童情绪表达规则运用情况的信息。但是该方法过程复极情绪相关。积极的家庭情绪环境使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