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与职业素养(2017.5)

商务礼仪与职业素养(2017.5)

ID:46582733

大小:1.35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11-25

商务礼仪与职业素养(2017.5)_第1页
商务礼仪与职业素养(2017.5)_第2页
商务礼仪与职业素养(2017.5)_第3页
商务礼仪与职业素养(2017.5)_第4页
商务礼仪与职业素养(2017.5)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务礼仪与职业素养(2017.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商务礼仪与职业素养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礼与人文素养•第二部分:商务常用礼仪•第三部分:接待礼仪•第四部分:举止礼仪•第五部分:商务衣冠礼仪第一部分:礼仪与人文素养1.礼仪的起源、定义以及内涵知礼、懂礼、讲礼的重要性凡是文明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礼仪,只有野蛮民族才没有礼仪。礼是展示君子风范和民族形象的重要窗口。知礼懂礼、讲礼,对于促进个人修身进德与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注意:您的形象就是所在组织的形象帮助你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帮助你建立彼此的尊重与信赖“礼仪”成就了真正的摩纳哥王妃礼仪是文明的产物: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礼仪有别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

2、。晋侯谓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左传》昭公五年)中华传统礼仪的内涵西方人靠法律和宗教来治理民众,而中国人靠道德来引领社会。道德是抽象的,需要变成能操作的具体规范,使人们在践行的同时,累积德性、升华人格.人文素养最直接的表达——恭敬礼者,敬而已矣。——《孝经》《礼记》开篇第一句是

3、“毋不敬”,郑玄注:“礼主于敬。”孔颖达疏:“行五礼(吉凶军宾嘉),皆须敬也。”中国的“礼”——内外兼修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德辉动于内,理发诸外。——《礼记》第二部分:商务日常礼仪1、问候•致意的种类方法常用:微笑礼欠身礼挥手礼拱手礼点头礼鞠躬礼2、国际通用称呼礼节:•对男性女性•对地位高的官员人士•对来自君主制国家的贵宾•对其职务﹑职业的称谓•你与您的区别•敬称与谦称3、介绍礼仪•如何恰当地介绍别人•自我介绍三要素•公务介绍的顺序与原则•为他人介绍4、握手礼仪谁先伸手何时握手握手的顺序握手时的姿势与表情握手的几种方式:握手禁忌5

4、、名片礼仪与递物原则递送名片的原则1、如何设计商务名片2、交换名片的学问3、掌握递送名片的方法与时机4、发名片的顺序6、拜访礼仪•拜访前的准备预约:电话礼仪;电子邮件礼仪;短信息礼仪;拜访目的:目的性拜访礼节性拜访自我形象:仪表仪容资料物品准备:名片资料笔记本记录笔礼品6、拜访礼仪•拜访客户,其会晤礼仪。——准时而至,适时而退。诚,是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万物都是真实的存在,不诚无物。礼是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形式。失去了真诚的人,将成为世上最孤独的人。6、拜访礼仪•平辈之间的拜访•拜访尊长•到家中拜访•礼品第三部分:接待礼仪1、接待礼仪对人的尊重最终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

5、公务交往中迎来送往是公务人士必不可少的环节,把我们以上所谈到的一切礼节都涵盖在内,尤显不足,此部分将细说接待之礼.2、迎接之礼3、引领礼仪•走廊的引领方式•楼梯的引领方式•电梯的引领方式4、办公室接待•帮同事接待客人•帮领导接待客人•奉茶礼仪•注意办公室座次:长沙发优于单人沙发,沙发椅优于普通椅子,较高的座椅优于较低的座椅,距离门远的为最佳的座位。5、商务人士交谈礼仪•问候话语的彩虹---有微笑的伴随,任何一句问候都很美•真诚坦率的原则---奠定交谈成功的基础•互相尊重的原则---礼貌、修养、风度•言之有物---空洞无物、废话连篇•言之有序---言不及义,不知所云•言之有礼-

6、--身体语言,礼貌用语赞美是遵循的礼的那个规则赞美原则、赞美技巧、赞美忌讳赞美并不一定总用一些固定的词语(赞许的目光、做一个夸奖的手势友好的微笑)27倾听遵循了礼的那个规则28中国的礼提出尊重人的性情大凡一位思想家或政治家在提出其学说之前,首先要找出它与民众自身特点的交集。这一交集寻找得越准确,则其理论的普世性就越强,就越能为大众接受。顺应人性此为大道圣人之治民,民之道也。禹之行水,水之道也。造父之御马,马之道也。后稷之艺地,地之道也。莫不有道焉,人道为近。---《郭店楚简尊德义》性情相表里凡有血气者,皆有喜、有悲……。---《郭店楚简语丛一》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四海之内,其

7、性一也。---《郭店楚简性自命出》发乎情,止乎礼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合理约束人性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朱熹说:“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礼记》商务沟通中语言要谨用谨:慎也。从言,堇声。——《说文解字》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6、商务送客之礼7、商务餐饮礼仪•商务宴请中的座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