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及治疗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及治疗

ID:46583804

大小:251.6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5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及治疗_第1页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及治疗_第2页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及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垦匪』L塾堂苤查!坚生!旦箜3』鲞星垒塑丛』旦d迪:』出垫鳗:巡:箜:№:璺刘立曼(综述)穆亚平(审校)【摘要】/bJL遗尿症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可能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疾病。长期遗尿可严重损害患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导致心理和行为异常。若经久不愈,延至成年,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精神和生活,最终导致人格障碍。临床治疗遗尿症主要采取培养良好的排尿习惯、心理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法。【关键词】遗尿;心理疗法/],JL遗尿症俗称“尿床”,临床上多指≥5岁d,JL,睡眠状态下不自主

2、排尿t>2次/周,持续6个月以上,没有明显生理反应和额外其他不适反应⋯。遗尿症一般可分为原发性遗尿(PNE)、继发性遗尿(SNE)。1~4岁儿童遗尿症发生率为23.03%,12岁一18岁为1.37%怛J。遗尿症患儿与正常儿童之间的体格发育基本无区别,但一些患儿的语言发育较迟缓。遗尿症可严重损害患儿的身心健康,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空想与幻觉等心理异常b],进而使体质下降,易患心脏、内分泌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如延至成年,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和生活,最终导致人格障碍MJ。因此,研究d,JL遗尿症的病因并

3、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tJ、JL遗尿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疾病。1.1排尿控制中枢发育不全或迟缓完成排尿的神经次高级中枢位于脑干和脊髓,婴幼儿排尿主要由次高级中枢控制,其排尿的控制是一种反射性行为,即膀胱充盈时诱导逼尿肌收缩并协调性引起括约肌舒张。整个过程无须意识参与。正常情况下,在tJ,JL发育完全以后,排尿控制指令则由大脑皮质的相关中枢发出,若发育不全,则将保留婴幼儿的排尿特点,使睡眠中大脑皮质控制能力下降,即出现遗尿。根据惊吓.瞬目

4、反射(startle-blink)结果和运动能力评分,遗尿症患儿存在着广泛的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和特殊核团功能障碍【5J。1.2神经内分泌因素正常人精氨酸加压素(—帅)的分泌在夜间增多,使夜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PNE患儿多在夜间缺少AVP的正常分泌,导致夜间尿作者单位: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刘立曼);11(1032沈阳市儿童医院(穆亚平)-综述·量增多,尿渗透压降低,因而引发遗尿。刘克兰等怕3报道,遗尿症患儿日间血管加压素水平与正常儿童并无差异,但凌晨1时血管加压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Natochi

5、n等"J认为,PNE患儿的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而夜间利尿和溶质排泄有所增加;夜间遗尿患儿出现肾功能改变是由髓袢升支粗段的水和离子重吸收下降所致;在给予AVP或双氯芬酸后,患儿的前列腺素分泌下降,肾脏恢复离子和水的运输,患儿夜间遗尿的现象消失。但是Ku珊etsova等哺1认为,夜间遗尿症患儿肾功能的改变不是由较高的前列腺素分泌引起的,而是和同时作用于肾小球细胞的其他生理活性物质相比较,前列腺素的作用相对占优势所致。1.3尿动力学因素有学者认为PNE主要由功能性膀胱容量(FBC)减少、逼尿肌不稳定和尿道梗阻致逼尿肌

6、过度收缩引起【9J。FBC是指白天膀胱充盈至最大耐受程度时的膀胱充盈量。相当一部分遗尿患儿FBC较正常儿童小。逼尿肌不稳定是指在膀胱充盈过程中发生无抑制性收缩,逼尿肌不稳定本身可导致FBC减少。此类患者由于在排尿时括约肌和逼尿肌不协调,因而常伴有白天尿频、尿急症状,甚至有湿裤现象;夜间膀胱不稳定收缩,膀胱容量小而导致遗尿。1.4睡眠觉醒障碍遗尿症患儿睡眠过深,膀胱充盈的传人冲动不足以使患儿从睡眠转人觉醒状态,甚至许多患儿被错误地诱导进入“一个有良好排尿环境”的梦境中,并在梦中排尿。研究显示,高的唤醒阈是夜间遗

7、尿的致病因素之一,提示难治性遗尿症患儿可能不仅比非遗尿同龄人睡得更深,也可能睡得更好[1训。1.5遗传因素小儿遗尿症常伴有家族遗传倾向¨¨。其中,PNE的遗传倾向较为明显:双亲中有单方遗尿史的儿童,44%遗尿;若双亲都有遗尿史的儿童,则77%遗尿,且双胞胎有更高的一致性【l2J。马来西亚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3%的PNE患儿有家万方数据垦匾』L型堂盘查!堂生2旦筮篁鲞箜!翅丛』型i坐:型z垫堕!必:堑:№:皇族史,另外发现,印度裔血统是遗尿症多发的高危因素Ll3

8、。多点基因分析发现,遗尿基因可能位于13号

9、染色体的长臂上(13q13.q14),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遗尿基因可能在膀胱平滑肌收缩中发生作用,并且能引起肾小管重吸收机制异常。1.6精神心理因素目前这方面研究较多。遗尿症患儿的感情紊乱和心理问题略多于健康儿童,患儿所经历的不良应激,如双亲间的争吵、剧烈运动、意外损伤、恐惧受惊、情绪紧张、压力过大或不适应新环境等被认为是引起继发性遗尿较重要的原因,甚至有人把d,JD遗尿症归为神经精神性疾病范畴¨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