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佩绶服饰的演变_邵晨霞

我国古代佩绶服饰的演变_邵晨霞

ID:46584455

大小:852.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5

我国古代佩绶服饰的演变_邵晨霞_第1页
我国古代佩绶服饰的演变_邵晨霞_第2页
我国古代佩绶服饰的演变_邵晨霞_第3页
我国古代佩绶服饰的演变_邵晨霞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古代佩绶服饰的演变_邵晨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十竹斋艺谭东南文化》2013年第5期总第235期123我国古代佩绶服饰的演变邵晨霞(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常州213001)内容提要:佩绶是依附于古人服装上的一种装饰佩件,不仅起到装饰作用,它还具有一定的标示身份地位、等级高下的袖章符号功能。从出土资料和历代文献上可看出佩绶制度的由来与发展历程,其形成于先秦、发展于秦汉,隋唐到宋、明时代皆有定制,其质地、纹样与形制也随着朝代变迁而有相应变化。佩绶的文化内涵还与中国古代的礼仪、等级制度及吉祥民俗传统等息息相关。关键词:佩绶服饰制度演变中图分类号:K876.9文献标识码:A在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中,有一种“绶带纹

2、”,汉承秦制,用而不改,汉代的朝服为袍,在袍绶带纹的含义有两层:一层是因“绶”与“寿”同服外要佩挂组绶,“组”是官印上的绦带,“绶”是音,故“绶带纹”被寓意为“长寿”的意思;另一层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盖住装印的鞶囊,故是因其与“绶带”意同,故“绶带纹”又被寓意为称“印绶”。以绶的颜色标示身份的高低:帝皇黄“权利”的意思。古代有职位之人才能佩绶,而且赤绶四采,黄赤绀缥,长一丈九尺九寸,五百首;天子、诸侯、士大夫、文武官员的绶带颜色与编结方法也随佩戴者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旦“解印绶而去”,其身份便与常人无异。一“绶”的由来古人穿衣与现代人不同,往往在衣裳之外

3、,另系腰带。古人的腰带有革带、玉带、垂带之分,垂带又有“绅”与“绶”之分。“绅带”即丝带,长度“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1],因绅带太软,上面不便钩挂佩饰,因此又束较坚硬的革带;“绶带”是用彩色丝线编结而成,不仅用于固定服装,还体现了一种特殊的身份。佩绶最早是古代穿冕服时(在西周时已有冕服[2])与之相配的佩垂饰物,由佩玉和组绶组成。《礼记·玉藻》记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繤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3]战国之前的佩绶,包括组绶的结带方式,均十分讲究,直到战国时期,才简化一些。佩绶之制,自战国时废去佩玉

4、、璲绶,只留其系璲,以为章表。秦乃采组连结于璲,光明章表,转相结绶,故谓之绶[4]。图一//汉代佩绶的官吏收稿日期2012-09-17作者简介邵晨霞(1972-),女,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服装设计、服饰文化。124我国古代佩绶服饰的演变图二//汉代佩虎头鞶囊的官吏图三//佩绶的隋文帝像[9]诸侯王赤绶四采,赤黄绀缥,长二丈一尺,三百太子诸坊、诸率及镇戌流内九品以上服之”,“朝首;公侯将军金印紫绶二采,紫白,长一丈七尺,服,亦名具服。冠帻缨緌簪导,绛纱敝膝,袜、舄、一百八十首;九卿银印青绶三采,青白红,长一丈剑佩绶”[10]。七尺,一百二

5、十首;千、六百石铜印墨绶三采,四图四传为唐人吴道子所作的《送子天王图》,百、三百、二百石铜印黄绶。自青绶以上有三尺二图中怀抱天子之人即为天王,他革带、侧面佩绶。寸长的縌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用以佩璲。佩璲就在唐朝,不仅男士如此,女子也佩绶。图五为唐代是结绶于縌,意即在佩玉的带纽上结采组,与绶懿德太子墓石椁浅雕画,图中妇人头戴步摇冠,相连[5]。两旁有金凤步摇钗为饰,穿U字领大袖襦衫,下着图一为山东嘉祥出土的汉代画像石[6],图中高腰双裙,两侧挂组佩,当为礼服[12]。的一位官吏腰间佩绶。汉代是一个官阶等级森然至宋代,绶被改用为织锦,所以亦称之为“锦的社会,平时官员

6、随身携带官印,装于系挂在腰绶”,宋代用不同花纹的锦绶来区别官品的高低。间的鞶囊中,将绶带垂于外面,绶带一端打双结,《宋史·舆服志》记载:“至于绶,则乘舆及皇太子一端垂于身后。图二也为山东嘉祥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图中官吏的腰间系有绶囊,上面装饰有各种花纹,四周缘边,行礼时将囊中绶带放下,垂于腰旁,礼毕即将绶带收起,盛放在囊内[7]。二佩“绶”的发展魏、晋以来,绶带仍为有官职者佩带,《晋书》记载:“文武官公皆假金章紫绶,相国丞相绿綟绶,此外金章紫绶、银章青绶、铜印墨绶等,并有佩玉及佩水苍玉等之差别。宋时亦如此。皇太子纁朱绶,佩瑜玉;诸王佩玄玉;太宰太傅等佩山玄玉,以下

7、有水苍玉等。大体承前代之制而定。”[8]至隋唐时期,仍继续沿用佩绶制度。图三为隋文帝像,隋文帝韨下垂有大带,腰后佩有绶。《旧唐书》记载:“侍中,中书令则加貂蝉,侍左者左珥,侍右者右珥,武官及门下……中书、殿中、图四//唐《送子天王图》中的佩绶[11]内侍、天策上将府、诸卫领军,武侯监门、领左右《东南文化》2013年第5期总第235期125白赤玄缥绿织成。纯玄质,五百首。小缦三色,同大绶,间织……世子衮冕绶紫质,用紫黄赤三采织成,间织。牟服俱用大绶。文武官朝服,一品二品,绶用绿黄赤紫四色丝,织成云凤四色花锦,下结青丝网。三品、四品,绶用四色,织云鹤。五品绶四色,织

8、盘雕。六品、七品,绶黄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