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黑沙沟泥石流

昆明市东川区黑沙沟泥石流

ID:46584954

大小:217.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5

昆明市东川区黑沙沟泥石流_第1页
昆明市东川区黑沙沟泥石流_第2页
昆明市东川区黑沙沟泥石流_第3页
昆明市东川区黑沙沟泥石流_第4页
昆明市东川区黑沙沟泥石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昆明市东川区黑沙沟泥石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昆明市东川区黑沙沟泥石流1、流域概况黑沙沟是小江中游右岸的一条支沟,位于东川区南面的阿旺镇,东经103°26′30″—103°17′00″,北纬25°55′40″—25°26′30″之间。流域面积3.28平方公里,主沟长4.01公里,河床平均比降5.02%,左岸平均坡度30°,右岸平均坡度38°。(如图1)图1黑沙沟泥石流流域综合图流域内有221户人家居住,共1103人;植被稀少,森林面积1000亩,占总面积的14%;草坡面积200亩,占总面积的3%;耕地面积1000亩(其中水田82亩)占28%;荒坡3667亩,占总面积55

2、%。土壤为红壤、黄壤和钙质的灰色土壤,结构性差,易冲蚀。流域最高高程为2520米,最低高程为1535米,比高为985米,系高原中山地形。该流域内由于受小江断裂带东支所控制,断层发育,崩塌滑坡比比皆是,岩石风化强烈,支离破碎。主要岩性为粉砂质页岩、粘土岩、石英砂岩和白云岩。滑坡主要分布在流域中游,最高海拔为2050米。最低位1580米,补给区面积1.83平方公里,松散物储第1页量约849.3万立方米。泥石流固体物质补给主要是滑坡与残坡积崩塌,据估算,不稳定固体物质储量约1638.3万立方米(其中滑坡849.3,残坡积750万立

3、方米,洪积物19万立方米。)流域内地表径流量很小,只在主沟内有小股流水,冬季断流,地下水出露在海拔1700米滑坡体上。2、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分析该流域内地质条件较差,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松散固体物质储量丰富。从泥石流的形成可将流域分为:清水区(海拔2520—1950米、面积为1.251平方公里,沟床比降36.4%,两岸平均坡度16°),泥石流形成(海拔1950米—1580米,面积为1.825平方公里,沟床比降24%,两岸平均坡度43°)和泥石流流通区(海拔1580米—1535米,面积0.204平方公里,沟床比降14.3%,两岸平

4、均坡度11°)。流域内的暴雨带已处泥石流形成区海拔高度之间,加上不合理的高坡耕作,在强大的地表径流作用下,松散体表面产生剧烈的水土流失,促使了滑坡体的移动;同时,汇集于沟谷中的清水冲蚀滑坡前缘坡脚,使固体物质崩溃于沟床中形成泥石流。1981年6月30日暴发泥石流,泥石流堆积物具气孔构造,比重为1.7-2.1吨/立方米。3、泥石流活动特点和灾害情况该沟近代泥石流起于五十年代。1958—1962年暴发过较大规模的灾害性泥石流2次,致使人畜伤亡;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为间歇阶段,暴发频率低,规模较小;一般为夹沙洪水,从1980年后,因

5、人和自然等因素(图2、图3),该沟泥石流又开始活跃起来,暴发频率增高,并第2页发生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泥石流,淤埋河滩地600多亩,冲毁河堤数百米,在下游沟口形成一个新的泥石流冲积扇,致使大白河主流向对岸推移,造成主沟急烈增高,冲积扇顶部的公路、桥孔也不断被淤埋。所以该沟泥石流已成为铁路、公路、农田和江道整治中的一大祸害。图2斜坡耕作引起水土流失图3人类不合理活动破坏了坡面4、泥石流的防治本着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松散固体物质大量下泄,增加植被,逐步恢复生态平衡的原则,应采取工程和生物相结合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以生物治理为主,工程治

6、理为辅,并逐步恢复生态环境。(1)措施该沟泥石流固体物质储量丰富,正处于发育阶段,流域虽小,但每年都要向下输运大量的固体物质,加之因地形条件限制,给工程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上述情况,其工程措施应以“稳、拦”为主。挡拦工程布设于泥石流形成区和流通区,修建两座10米和5米高浆砌石拦淤坝(如图4),在各支流拦淤坝上游修建干砌块石谷坊群(如图5),以此将大颗粒固体物质拦淤住,减少固体物质的下泄,使沟床回淤,减缓沟床纵坡,从而稳定沟床和滑坡脚,防治泥石流的侵蚀冲刷作用。第3页图4拦淤坝图5谷坊由于地表径流渗入滑坡体内使滑坡产生滑

7、动,为减少滑体的滑动,在滑坡体顶部开挖截水沟,使水土分家,以稳定滑坡体,减少泥石流固体物质的供给,通过工程措施的治理,使泥石流逐步变为水石或浑水。(2)生物措施流域内荒坡面积占55%,耕地面积28%,其中坡耕地占95%以上,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生物措施即植物措施和农业措施。1)植物措施:在大面积滑坡体的荒坡上进行造林育草,逐年减少地表径流对滑坡、冲沟的冲刷。海拔1800—2000米以上以乔、灌木为主,结合发展经济果林。海拔1600—1800米,灌、草为主,结合发展乔木和经济林木。2)农业措施:对坡耕地应逐步改为台地,进

8、行等高耕作,变“三跑田”为“三保田”,选择优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对25°以上的陡坡地要退耕还林,恢复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3)泥石流的临时避险措施尽管有完善的泥石流综合防御系统,然而百密还有一疏,泥石流灾害还会发生,因此必须有临时避险措施。第4页1)选择正确的避险方向泥石流发生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