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动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眼动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ID:46586495

大小:81.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5

眼动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_第1页
眼动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_第2页
眼动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眼动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眼动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一、什么是眼动分析法(一)眼动分析方法介绍眼动分析法就是通过记录和分析人的眼动数据来推断其心理过程的方法。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视觉是人们获得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在不同的认知过程中,眼动行为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文字阅读中。由于文字常常是分行排列的,一般有着从左向右、从上到下的阅读习惯,在眼动上也会表现也如下特点:眼动的形式从总体上是从左向右、从上到下的;重点的地方或注视较多;与全文内容不符的地方会注视较多;如果后面的内容与前面的内容联系时会有回视。在图片观看中。由于图片不像文字一

2、样有着特定的阅读习惯,所以没有固定的眼动轨迹,但是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颜色鲜艳的会较早地较多地被注视、被试关注的会较多注视,被试的经验会影响到注视。由于不同的认知过程中,眼动会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心理学中会通过人的眼动活动的特点来推知其认知行为的特点。(二)我们实验室的眼动仪两台仪器的共有特点是通过瞳孔角膜反射来记录被试的眼动过程。501型眼动仪用于对外景观看过程的眼动记录;504型眼动仪用于对呈现在屏幕上的内容观看过程的眼动记录。二、常用的眼动指标(一)两个基本概念兴趣区:是指研究者在实验材料中感兴趣的区

3、域。主试可以分析在兴趣区内,被试的注视次数、眼跳距离、瞳孔直径、兴趣区间的转换概率、条件概率等数据。兴趣区的大小可以由主试根据研究目的规定,比如,我们的实验是要分析被试在句子阅读过程中对关键词的识别情况,所以以关键词为兴趣区。注视:它的操作定义是在系统默认的最短时间内(一般为100ms),眼睛的移动没有超过系统规定的最大范围(一般为1度视角),则可记为一次注视(从最先进入这个范围开始,直到离开这个范围为止)。1(二)基本的眼动现象(首先结合图片解释四种现象是什么,再说明每种现象中关注的指标)注视:主要关注注

4、视的时间和次数眼跳:主要关注眼中的距离和角度回视:主要关注次数和方向瞳孔直径:关注瞳孔直径三、两个研究实例(一)词频与字频对词语识别的影响1.先对研究中选用的四个指标进行说明首次注视时间(firstfixationduration):落在兴趣区的第一个注视点的持续时间。第一遍加工时间(firstpasstime):从注视点第一次落入兴趣区开始,到离开该区域为止这段时间内,被试对该区域的注视时间的总和。单一注视时间(singlefixationduration):当落入兴趣区的注视点只有一个时,该注视点的持续

5、时间即为单一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totaltime):落入兴趣区内所有注视点的持续时间的总和。2.再对四个指标的代表性意义进行解释(二)创造性分类能力的研究1.研究中选用的指标有四类,分别解释并说明意义首次加工: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再次加工:再读时间总体加工:平均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注视顺序:2.首重说明注视顺序的意义四、眼动分析法的特点2第一,眼动法实现了对认知加工过程的同时测量。眼动法通过注视时间、注视和回视次数及回视方式、注视顺序、瞳孔直径变化等指标,来说明每一时刻被试是如何进行信息加工的。具体来

6、说,通过眼动记录,我们可以清楚地说明被试在材料的某个区域上注视时间是多少,注视点个数是多少;什么区域的信息加工在注视之后立即发生,而什么区域是注视完再回过头来进行加工的;什么区域被多次注视,什么区域没有被注视;不同年龄的被试对材料的加工有何差异,都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加工的;被试进行信息加工时,思维的紧张程度是如何随着材料的内容以及难易程度变化的。一般的反应时方法,也可以说明被试进行信息加工的时间长短,但这个时间是一个总的反应时间,他们不可能清楚地说明这个时间是一次加工所需的时间还是多次加工的时间,更不可能说

7、明读者是采用什么方式对材料进行加工的。因此,和眼动方法相比,一般研究方法无法对认知加工过程进行动态测量(simultaneousmeasures)。第二,眼动法实现了对认知加工多方面的考察。首先,被试必须对当前材料进行感知才能完成信息加工,而眼动可以轻而易举的回答眼睛对当前材料是如何进行感知的;其次,被试对材料信息的提取是主动完成的,所以会对任务产生连贯表征,眼动可以通过注视顺序指标揭示不同年龄或具有其他分类特征的被试信息加工的不同方式,这样的结论,眼动研究比口头报告的结果更为客观、可靠;另外,眼动仪还可以

8、记录被试在信息及工过程中的瞳孔直径变化,实验证明,瞳孔直径是反应被试认知加工紧张程度(即认知加工效率)的一个敏感指标。由此可见,眼动法可以帮助我们探讨初级的信息加工(对当前人物的信息提取)、高级的认知过程(对提取信息的理解)以及生理活动(瞳孔直径)之间的关系。第三,保证了研究的生态学效度是在被试自然观看情况下对被试的眼动行为进行记录,以推测其认知过程,比内省法或其他的方法,如反应时中的减法法更有生态学效度。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