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数据包信息性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可靠性数据包信息性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ID:46603659

大小:437.2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可靠性数据包信息性管理的思路与方法_第1页
可靠性数据包信息性管理的思路与方法_第2页
可靠性数据包信息性管理的思路与方法_第3页
可靠性数据包信息性管理的思路与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可靠性数据包信息性管理的思路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萄靠健数糯誊糟总蹙警避曲总彗等舞涟刘旭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成都,610036)文摘:根据产品可靠性数据包管理要求,针对产品研制中在过程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现阶段开展可靠性数据包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通过规范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数据、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的思路-9方法。关键词:数据包管理;信息化;质量-9可靠性;标准化管理。集成产品开发(IPD)的思想正逐步在科研生产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产品信息尤其是过程信息也越来越成为活动的决策依据。航空航天产品都要求建立和维护质量与可靠性

2、数据包.这不仅是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提供全面、准确的产品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质量与可靠性数据包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因此.转变传统标准化工作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主动扩展标准化工作的广度与深度.将标准化方法与信息化手段结合.搞好可靠性数据包建设.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工作和质量工作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是今后标准化工作一项重要内容。1概述为细化产品数据管理.采用数据包管理是研制高可靠性电子产品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国外众多著名宇航公司和航空产品研制机构将可靠性数据包管理作

3、为开展产品保证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欧洲空间标准化合作组织(ECSS)要求承制方为每一个可交付的最终项目提供数据包.作为过程中的事件记录和验收评审的基础。美军标中更是要求承制方以数据包形式提供阶段性成果,作为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的证据。《航天标准化》2012年第1期所谓质量与可靠性数据包(以下简称数据包)是指:在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试验、交付、使用等各个环节中形成的和质量与可靠性相关的规范、规定、要求以及过程和结果的客观记录集(本文主要针对的是电子产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4、·它是评价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客观证据:·数据包管理的水平是产品成熟度的重要标士J【孙:·它是进一步开展质量改进.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按照数据包的定义.它应该包括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和质量与可靠性有关的设计文件、工艺文件、采购文件、试验文件(数据)、过程记录表单、检验记录以及质量控制记录等。数据包的组成如图1所示.2数据包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数据包的组成,我们可以看到.数据包实际是由一系列文档、表单、数据和记录组成,由于这些文件产生的时间、存储的介质、流转的方式不同,他们的管理方式也不同。目

5、前.一些企业单位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PDM系统、CAPP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因此.这当中的设一41—图l数据包的组成计文件、工艺文件、研究试验文件都可以通过这些信息系统完成拟制、会签、审核和归档等一系列流程.可以比较方便地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但对于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记录由于它们产生、流转和归档的不确定性,就会给管理造成诸多麻烦.这当中管理难度较大的几种数据和资料主要包括:·装机记录表——用以记录产品的直接组成项(如印制板安装时用到的元器件)在某次装配中的批次信息、元器件筛选信息等;·产品状态照片记录—

6、—用以记录质量控制点的状态.如印制板完成装配后元器件的装配情况、特殊器件的加固情况、环境试验前后、产品封盖前后等:·综合质量信息记录——主要包括质量跟踪卡和整件质量跟踪卡.主要记录加工和装配的各个工序的检验情况及其他备注信息:·调试记录——调试记录是指产品在调试过程中可调部分的调整情况记录、测试情况、元器件更换情况等信息。这几种资料的管理难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a)管理没有实现归口,有的甚至没有明确的管理责任部门。如质量跟踪卡.一般和生产蓝图一起流转.当某一生产批次结束后.相应的生产蓝图被销毁.质量跟踪卡

7、虽被收集.但却缺乏一42一巫塞丝踅篮应蕴簋丝笸理应复盛复应蕴:应厦苤信息化管理手段。b)没有相应的程序文件与之对应。如产品的照相记录.这类质量与可靠性信息通常是特殊平台上产品的要求.缺少相应的程序文件支持。造成管理缺少依据和方法。c)由于记录产生的时机、位置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常常造成这些记录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缺项、齐套性差等问题。仍以产品照相记录为例.由于需要照片留底的时机和场合很多.时机可能是装配完成前后、环境试验前后.而地点可能是微波件加工制造部门.也可能是模块制造调试线.还可能是机加工部门或印制板

8、生产现场.多地点多部位交叉对记录管理工作不利。d)缺少信息系统支持,管理效率低下,检索查询不方便.数据包的作用就不能很好地体现。3数据包管理的主要思路与方法3.1数据包管理的标准体系建设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一是数据包的归口管理:二是需要信息系统支撑。而实施归口管理和信息系统支撑则必须借助标准化的有力推动才能促成。这是因为,首先。通过数据包管理的标准体系建设.即通过制定程序文件、工作标准、管理制度和要求及信息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