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导】2016届高考语文怎么考?

【名师指导】2016届高考语文怎么考?

ID:46622488

大小:6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名师指导】2016届高考语文怎么考?_第1页
【名师指导】2016届高考语文怎么考?_第2页
【名师指导】2016届高考语文怎么考?_第3页
【名师指导】2016届高考语文怎么考?_第4页
【名师指导】2016届高考语文怎么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师指导】2016届高考语文怎么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名师指导]2016届咼考语文怎么考?高考一直是同学们复习的指挥棒。本文主要分析了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特点及变化点,并由此预测2016年高考语文的命题趋势。为准高三同学们接下来一年的备考和复习提供方向。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了一个月,还记得一个月前高考语文学科刚刚结束,我的学生就兴奋的跟我说,老师!作文好简单!作文题目当天网上就公布出来了,确实是考前强化练习的作文类型,心里着实松了口气。但是之后学生反映今年前lil的阅读部分,基本上是〃砸〃了,很多题目都很生,想想也是意料之中,上海高考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以缓慢的节奏发生着转变,那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又给我们

2、带来了哪些〃惊喜"呢?(一)■社科文阅读前几年考查社科文,多以议论类的文章为主,今年则选用了一篇十分典型的说明文,看上去阅读难度是降低了M旦是对于长期训练议论文本的学生们来说,可能出现了纷纷〃跳水〃的效果。第一篇现代文《地图与理论模型》,其说明对象是科学家研究世界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说明对象具有虚构和理性的特点,不过作者通过地图这一人人熟悉的〃模型〃来类比说明,虚构变成具体,理性落于感性,达到了清晰明白、平易近人的说明效果。这一文本有利于提高现代都市人的科技素养,文本理解起来难度并不大。从题目设置来看,侧重于对说明文表现形式上的考查,比如第久4题是对说明方法的考查,

3、第5题是对语言特点的考查。而其余的题目则是针对文本理解上来命题,尤其需要关注第6题,这是上海高考无论选用怎样的文本都会考查的题型,主要是对学生梳理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在逻辑的考查。总而言之z对于社科文阅读的学习,我们仍然保持两个方向是对基础概念、手法的回顾和答题步骤的严格强调;二是在阅读文章时仍旧需要遵循从整体结构把握到具体内容分析的思路。社科文是学生拿到试卷之后看到的第一题,这道题做得顺不顺关乎整场考试的心情,所以同学们要夯实基础,淡定面对,保持清晰的思路。(二).文学文本阅读今年高考之前,各学校老师都在猜测今年的高考是不是会出现小说阅读,再加上二模考试题中徐汇

4、区《咳嗽天鹅》这篇小说的岀现,使小说这种文体〃呼之欲出〃。但是今年的高考文学文本阅读为《雪天》,仍旧是一篇散文。该散文属于叙事抒情类散文,叙事的内容很容易理解,而把握文章的关键在于文章中的抒情部分,表现岀了作者内心从激烈的烦恼、愤怒转变成困惑、迷茫,最后被老妇的行为所感化、感悟,获得宽容的过程。所以在阅读本文时,把握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就尤为重要。从命题的角度来看,减少了一道试题,更加突出对叙事性文本整体阅读的要求,设计的试题分别指向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变化等,正与叙事性文本的文体特征紧密相关。所以对于文学文本阅读的学习,同学们要注意首先从文章

5、的写作内容中梳理出作者的情感体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根据文本本身的文体特征确定命题的角度,补充答题需要的基础知识。(三)古诗文阅读今年的古诗文阅读命题给我的感觉是偏重基础而又不死板。很多被同学们忽略的知识点,被命题者用十分巧妙的方式问了出来。比如诗词鉴赏中的13题问词牌,很多同学平时对词牌名都是忽略的,最多简单的背一下,并不了解词牌从何而来,依据什么而定。好在这道题并没有特别难为大家,给出的几个选项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目,同学们简单背岀第一句核对一下就能够得出答案。但是由此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就是同学们的学习要更加全面化,对于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要全

6、面覆盖,不要存在盲点。再如第二篇文言文中的24题,又是一道新的题型,之前排序题最多岀现在现代文阅读中,但是现在它竟然出现在了古文阅读中。对于该题型,其实静下来分析,不过是考查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是文言文阅读本来就是同学们阅读上的一大障碍,所以很多同学看到这道题目就慌了神。这也提示了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点的迁移,在现代文阅读学习中运用到的基础知识点,也要拓展到古文阅读上。之前我们都觉得文言文是死的,封尘已久的,无论老师也好,学生也罢,都是采用背背背的方式去破解它,但是从今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这似乎已经不太可能了,无论是基础的语法知识,还是宏观的文体特点,都会更侧

7、重于运用能力的考查。需要同学们对知识的运用更能够游刃有余。(四)写作今年上海高考的命题依旧延续了之前五年来的命题思路和风格。整个材料阅读起来不难,但是观点倾向十分清晰明了,却让同学们在落笔之前无限拓展思考的角度。体现了对人性和个体生命的关注,更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自身的塑造,同时体现了哲学的思辨性。今年上海高考作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首先是将常规的各种类型作文题考查点综合起来,这一综合,就拓展了考生的思路和写作的范围。比如今年的材料中,对于〃坚硬〃、〃柔软〃的分析可以从不同层面引发出去,也可以和社会现象、当今人们的心理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把这个材料写〃活〃

8、,体现作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