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参考9: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人才工作参考9: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ID:46635880

大小:35.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人才工作参考9: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_第1页
人才工作参考9: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_第2页
人才工作参考9: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_第3页
人才工作参考9: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_第4页
人才工作参考9: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才工作参考9: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才工作参考(9)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我国自2008年开始实施“千人计划”,规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2年,我国又开始实施“国家特支计划”(亦称“万人计划”),面向国内加快培养造就一批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支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要更有效地培养国内创新创业人才,必须紧紧抓住人才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这一关键环节。赢得竞争主动权关键在于人才优势转化2003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谁能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

2、,谁就能够赢得竞争的主动权。”新世纪以来,各地都在探索怎样才能拥有人才优势,怎样才能转化人才优势赢得竞争主动权。于是,加快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6没有人才优势就没有竞争优势,但只有人才优势还不能称为已经具有了竞争主动权,因为决定是否具有竞争主动权的,是由人才优势转化而来的知识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所以,要把人才优势及时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人才优势是知识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基础条件,没有人才优势就不会有知识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知识、科技和产业分别属于三个不同层面的范畴。由

3、人才优势转化的知识优势,一般属于基础研究领域,是从知识层面上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由人才优势转化的产业优势,属于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领域,是从应用层面上解决科学技术在产业上的应用和创新,尤其是催生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而由人才优势转化的科技优势则是介乎于两者中间,起到中介桥梁作用。没有知识的优势,科技的优势和产业的优势就失去了奠基和后劲,很多发展中国家就是因为缺少知识优势,而科技和产业就只能处于落后状态。没有科技的优势,知识的优势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产业也不可能产生优势,英国的基础研究虽然很

4、发达,但科技优势不明显,产业也落后于美国、日本,最终导致高层次人才大量流失。当然,没有产业优势,一个国家就会招致富国的盘剥,无法摆脱贫穷和落后。三个优势的转化是沿着“人才—知识、人才—科技、人才—产业”的顺序展开的,其中“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关键环节。只有有了产业优势,一个国家才有可能最终赢得竞争主动权。产业优势转化的前提是必须具有能够转化的人才优势,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在人才优势转化中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这就是说,光有人才还不行,要有大批能够转化为产业优势的人才。唯此人才方有可能铸造真正的优势。6“南京现象”发人

5、深思我国目前的状况是:能够转化为知识优势的人才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我们还缺少能够摘取诺贝尔奖桂冠的世界顶级科学家;能够转化为科技优势的人才优势相对不足,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匮乏,成果转化率不高;能够转化为产业优势的人才则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具有与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相匹配的优势,尤其是高层次的创新型创业领军人才更没有优势。一方面人才优势不足,另一方面人才优势转化程度不高。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与人才优势转化很好地相结合。下面以南京为例进行分析。南京是我国著名的科教中心之一:8所大学入选国家“2

6、11工程”,仅次于北京、上海;在校大学生80万,每万人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一,每万人研究生数量全国第二。全市有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4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5家,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一;2011年,有30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超过江苏的一半,发明专利授权量3400多件,居江苏第一。南京人才资源丰富,规模居全国前列,高层次人才实力雄厚。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183.88万人,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拥有两院院士79人,仅次于北京、上海;拥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87名,也仅次于北京、上海。6但是从经济指标数据分析比较来看

7、,南京无论从GDP总量,还是从人均GDP看,不仅与省内的苏州和无锡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也排名靠后。这说明,南京的人才优势并未得到很好地转化,尤其是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当地的产业优势。从人才使用效益看,南京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的相对离散指数为0.78,小于1,人才使用效益低于广州(1.11)、苏州(1.88)和无锡(1.80)。从人才经济系数看,苏州、无锡、广州、北京、上海和杭州分别是南京的1.95、1.91、3.43、5.73、3.70和1.96倍。从人才产出效益看,南京每增加1名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拉动GD

8、P39.45万元,每增加1名科技活动人员拉动GDP105.16万元,而无锡、上海、广州和北京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分别是南京的2.47、3.96、1.94和1.48倍,科技活动人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分别是南京的4.19、5.78、18.76和3.07倍。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将“人才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总体特征概括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